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做孫輩“靠山”
來自上海老年大學“孫輩教育班”的調查報告顯示,本市祖輩參與孫輩養育的比率高達88.9%。隔代教養難免帶來兩代人在教育觀念上的沖突,樂善耀坦言,雖然自己從事了多年家庭教育研究,但輪到自己在生活中面對這個問題,還是沒少花腦筋。他的原則是,如果孩子父母在場,自己堅決“退居二線”,不“越位”,即使覺得子女的方法不對,也絕不當著小外孫的面,指責女兒女婿,而是事后再一起琢磨。一方面,這是防止孩子成為善于察言觀色的“兩面派”,另一方面,也是督促子女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祖輩千萬不能成為孩子的‘防空洞’,”樂善耀提醒。在他的老年朋友中,不乏失敗的例子:男孩冬冬已有小胖墩的苗頭了,媽媽不許他一塊接一塊吃紅燒肉,奶奶見孩子一哭,趕緊夾起紅燒肉塞進他碗里,結果,一頓飯不歡而散。“這時,奶奶應配合媽媽告訴孩子,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如果孩子還是不聽可干脆回避,讓孩子失去‘靠山’”,樂善耀建議。
適時更新理念
一邊當外公,一邊在老年大學東華大學分校任教,同時擔任金寶貝早教機構的專家,樂善耀發現,重養輕教的觀念,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例如,在早教中心,短短45分鐘的課程有不少爺爺奶奶經常會忍不住在教室外面敲窗戶,希望引起孩子的注意,結果導致孩子注意力分散,還有些祖輩家長在課程進行過程中,隨進隨出,一會兒給孩子穿衣服,一會兒又怕他(她)熱,跑進去給孩子脫衣服,甚至還拿著牛奶或者餅干擅自進入教室給寶貝孫子(女)喂食,干擾了正常的課堂秩序,也讓其他家長和老師尷尬不已。有的爺爺奶奶在親子活動時過于維護自己的小孩,不懂得分享,干擾和其他小孩子的互動,令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在樂善耀看來,可能年輕人在育兒問題上不及老年人有經驗,但祖輩最忌諱對已經為人父母的子女說,“當年我也是這么把你帶大的”。畢竟,時代、環境都在變化,以積極的心態更新育兒理念,兩代人一起平等溝通,才能給孩子創造最舒適的成長環境。
和孩子一起“瘋”
如今,樂善耀常常會跟別人說,自己“5歲”,因為,他要和小外孫一樣大。
在他家墻上,有他和小外孫一起畫的小金魚、彩虹、東方明珠;孩子喜歡小動物,他買來小蝌蚪,一起興致勃勃陪孩子觀察它們怎么變成蝌蚪;孩子喜歡坐地鐵,祖孫倆一到雙休日就準時出發,回家后再一起用積木造地鐵站,不知不覺,孩子竟把好幾條地鐵沿線站名背得爛熟……
他用自己的經歷,建議他的同齡人,“縮”到孩子的年齡,這樣,孩子不會抱怨和老人無話可說,自己也能在帶孩子的辛苦中,體會到快樂。 本報記者 陸梓華
下一篇:自我接納對兒童成長的意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我接納取決的兩個方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