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學生為什么而學習(之一)
——多種目的
人們在做一件事情時,必有一定的目的,不同的人做同樣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目的,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也可能有多種目的。比如參加體育比賽,有的人因為熱愛體育運動,有的人可能為了巨額獎金,有的人可能要為國爭光,也有的人是出于一種責任。還有的人是為了體驗成功,或者一舉成名天下知,而多數人恐怕是各種目的都有。學生學習也是一樣,表面上看起來孩子們都背著書包上學去,目的卻各有不同,同一個學生也可能有多種學習目的。先讓我們看看在“中國城市獨生子女調查”中,這些獨生子女是怎么回答“你為什么要努力學習?”這個問題的。在這次調查中,調查者根據以往的經驗,列出了20個答案供被調查的學生選擇,結果如表4 6 1(每個答案后面的數字為選了該答案的人數的百分比):
表4 6 1獨生子女的學習目的
1 提高在同學中的威信29.9%
2 讓別人看得起自己47.9%
3 得到老師的重視31.1%
4 滿足家長對我的期望64.5%
5 報答父母的愛76.9%
6 將來在社會上更好地競爭59.7%
7 很好地發展自己66.1%
8 能掙更多的錢27.8%
9 經常感到學習的快樂33.7%
10 喜歡所學科目30.1%
11 總想弄懂不明白的問題36.2%
12 證明我的價值和能力43.1%
13 不努力學習,就會受到家長的指責或懲罰19.5%
14 將來為國家作貢獻66.3%
15 升學時,能上好學校56.0%
16 將來能找到適合我的工作50.8%
17 為將來開創一番事業創造條件66.0%
18 將來能找到社會地位較高的工作43.5%
19 為社會服務56.8%
20 希望同學們佩服自己28.7%
從上表中我們看到,每個選項選中的人數是不一樣的,有的較多,有的較少,最多的是第5選項,“報答父母的愛”,最少的是第13選項,“不努力學習,就會受到家長的指責或懲罰”,但沒有一個選項是所有的人都選了的,即達到100%,說明學生的學習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另外,經過統計我們還了解到,學生們選擇的選項數量有多有少,有1.5%的學生只選了1個選項(根據以往經驗,這些學生很可能把多選題按單選題對待了),有1.4%的學生選了所有的選項(根據以往經驗,每次調查都有一小部分被調查者毫無選擇地在每個調查選項上劃鉤),如果平均起來,每個學生約選了9個選項。說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都不是單一的。
為什么學生會形成各種不同的學習目的呢?
首先,學生為什么而學習與學生個人經驗有關,一個從來沒有因學習而受到家長指責的孩子,就不會想到為了避免“家長的指責或懲罰”去學習;同樣,一個很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的孩子也不會因為“經常感到學習的快樂”而努力學習;自尊得不到滿足的孩子更可能選“讓別人看得起自己”;而只有經常感受到父母的愛的孩子才會有“報答父母的愛”的愿望。
其次,學生為什么學習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例如,“文革”期間如果問學生為什么而努力學習,就不會有人回答因為“能掙更多的錢”。因為在那個時期,掌握更多的知識確實不能掙更多的錢,同樣,在那個時期,努力學習并不能“上好學?!保膊豢赡堋罢业竭m合我的工作”,因此,那時不會有人把這些當做學習目的?,F在的學生之所以把上面列出的那些作為學習目的,正是因為看到了努力學習能夠帶來那些結果。實際上,一切與掌握知識聯系在一起的可能結果,都有可能成為學生的學習目的。
了解了孩子的學習目的之后,應當怎樣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呢?對那些“總想弄懂不明白的問題”、“很好地發展自己”、“為社會服務”……的學生,我們可以鼓勵他們,而對那些要避免“家長的指責或懲罰”的孩子,我們是否應當給他更多的懲罰?對那些自尊得不到滿足的孩子,是否應當進一步剝奪他的自尊?當然不是。雖然不同的學習目的都促使(有的可能是迫使)學生去學習,但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們將在下面兩節中,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下一篇:當父母你會鼓勵孩子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的態度有利減輕壓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