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恒媽媽,孫瑞雪實驗幼兒園家長,大兒子現五歲,小兒子兩月后出世。經過在深圳的“求學”受挫后,毅然“拋下”丈夫帶著孩子來到廣州“求學”。在“分居”的現實下依然保持和諧的家庭環境。
科學啟蒙:那段時間的經歷對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嗎?
一恒媽媽:很明顯的就是,那段時間孩子回家就模仿老師擺布我們,比如坐好、上課……一板一眼的,一定要聽他的,看他的,語氣、肢體學得惟妙惟肖。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開始焦慮了。而且我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較慢,我擔心會因為老師得耐心不夠而受到不好得影響。
科學啟蒙:從深圳搬到廣州,等于是跟爸爸兩地分居了。
一恒媽媽:是的。孩子的爸爸當時也是有感覺的,所以也支持。
科學啟蒙:你們是為了學校而搬遷的,有沒有權衡過家庭環境跟學校環境那個更重要?
一恒媽媽:有,我自己覺得家庭比幼兒園更重要。比如我們樓上住的那家就是這樣,最初滿腔熱情地從老家搬到廣州給孩子報名上學。可是沒過多久,一系列問題就接踵而來。比如跟爸爸兩地分居太遠了,沒有交流;地理差異的不習慣;媽媽又年輕,一個人帶孩子太辛苦……這樣孩子的安全感一直不能穩定下來,所以后來還是回老家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是最重要的。
科學啟蒙:其實現在星期一到星期五也是你一個人帶孩子的,你們現在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給孩子造成影響了嗎?
一恒媽媽:我覺得目前還不太影響孩子,因為他爸會每周五晚上來廣州陪我們過周末,陪上兩天孩子就心里滿足了。但是太長時間就不行。
科學啟蒙:孩子的爸爸支持你這樣的選擇嗎?
一恒媽媽:他挺支持的,因為他一直對孩子的教育持開放的態度。
科學啟蒙:即使是這樣,聽說你還攆著他學習。
一恒媽媽:是啊,比如孫老師的《愛和自由》第四版出版后,我就讓他看;上次我還給他報了孫老師的“兒童成長的六大心理需求”;我還通過自己上課學習,回家教他。最初的時候比較被動,但當他看到有效果后,他自己也會去找一些心理課程來上。
科學啟蒙:有什么樣的效果?
一恒媽媽:效果挺好的。我明顯感覺到他心理上的變化。上個星期三,他在廣州,送完孩子上幼兒園后覺得很累,就上床睡了。他一覺睡到中午12點,中間我叫了他好幾次,他都沒有起來,我就開始有情緒了。因為我下午、晚上還有別的安排。如果是以前我生氣了,他肯定會用認錯、自責、乞求原諒的方式來討好我,但每次這樣只會讓我更生氣。這一次不一樣了,他起來后,發現我生氣了,沒做別的,這是笑了一下,很自然地就做飯去了。我不理他,自己一個人買菜去了。等我回來氣也消了,飯也好了,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后來我問他當時為什么不像以前那樣討好我,他說:“我接納了我的情緒,我就不討好你了。”生活中很多細節我都發現他跟以前不一樣了。
其次,他跟孩子之間發現了一些很微妙的變化。以前他想幫孩子,可又不知道怎么幫他,幫孩子洗個澡都弄得嗷嗷叫的。弄得他面對孩子時就容易緊張,很挫敗。不過他現在要比以前要好很多,跟兒子相處很和諧。這些變化不是技術層面的,而是爸爸開始有感覺到了,會用心了,跟孩子開始有連接了。所以從這我也發現,跟孩子相處,心比技術更重要。
下一篇:父母應該口徑一致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孩子學會“見風使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