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限時隔離”在國外是非常常規的懲戒和教育方式。而中國傳統中的面壁、關小黑屋也都屬于這個范疇。只是父母在使用方式上要講究技巧。
聰聰媽媽:上周日,我的同事帶兒子來家玩。能有小伙伴一起玩,4歲的兒子很高興。但是他倆沒玩多久,兒子就與2歲的弟弟為一輛賽車玩具在房間里打鬧起來。我趕忙前去勸解,但是兒子就是死死地拿著那輛他非常喜愛的玩具車不肯給弟弟玩,還大哭起來。同事見狀,只得帶著兒子離開了我家,連準備的水果也沒有吃。我當時非常生氣,就把兒子關進了小房間,讓他冷靜一會兒。沒料到,兒子還真的安靜下來了,還總是試圖從那房間里跑出來。大約過了七八分鐘左右,我把他放出來,然后跟他講道理,該如何對待上門的客人……他竟然聽得很認真。
分析:這種方法在國外是個非常通用的非暴力懲罰技巧,稱作“限時隔離”。它指的是當寶寶“犯規”時馬上被“罰出場”,在父母設定的地點和時間內,停止一切活動、游戲及違規行為,思考自己的行為,從而實現懲戒和教育的效果。這與中國傳統中的面壁、關小黑屋屬同一范疇的,只是在使用時要講究技巧。譬如可以讓孩子在餐桌邊原地不動,站立3分鐘;或是坐進小椅子里,默想5分鐘;也可以關進房間,10分鐘后才能出來……如果在戶外,可以在大樹下或者電梯間里靜立5分鐘。但在實施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問題1:適合多大孩子
最好根據孩子的情況實施不同的方法。對于1歲左右的寶寶,媽媽可以通過制止和暫時忽略的態度,來變相實施限時隔離。譬如當寶寶打人或咬人的時候,要斬釘截鐵地對他說:“停!不許咬人!”然后在幾分鐘之內故意不理睬他。
提示:不妨掌握這樣的時間標準:孩子幾歲,就持續幾分鐘。如對一個只有3歲左右的孩子,3分鐘至5分鐘就已足夠了。
問題2:何地實施為好
選擇限時隔離的地點,最好掌握這樣的原則,既讓孩子知道父母在執行紀律,同時也不要傷害他的情感。因為父母在對孩子執行限時隔離時,都是他在發脾氣的時候,譬如餐廳、客廳等。如果是2歲以下的孩子,最好選擇房間的一角或者樓梯邊。當然,也可以把孩子關在臥室里。
提示:對孩子實行限時隔離時,要考慮孩子的情緒還很激動,所以要確保這個地點是安全的。其次,臥室通常被認為是讓孩子感到舒適的地方,也無妨作為“限時”之地。專家認為,只要讓孩子離開那個他正在調皮搗蛋的地方即可。
問題3:孩子不在意咋辦
如果孩子在房間里大笑,并非是他不在意的表現,而只是他的一個小伎倆,他故作鎮靜企圖讓父母放棄,父母不必因此而改變方式;如果把孩子關進房間后,他在里面造反。那就給他換個環境,換到一個沒有太多搗亂余地的房間里。如果孩子已經3歲多了,那就讓他待在那一團混亂里,等到他平靜下來之后再帶他一起收拾,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開始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負責了。
提示:對小寶寶而言,限時隔離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停止不被允許的行為,并且控制激烈情緒,即使父母和他在一起,也不要有目光接觸;如果孩子已經3歲,父母可以告訴他,必須在房間里獨處5分鐘,并把房間門鎖上。
問題4:戶外如何實施
如果孩子確實在公共場所里違反了約定的紀律,那么即使當著其他人的面,也應該讓他受到應有的懲戒。不過如果有可能,最好還是尋找一些變通的方式,譬如在私家車里,或是在過道等不惹眼的角落里,時間也可以適當縮短。
提示:通常在眾人眼前站1分鐘,在孩子感覺中會相當于在家里的10分鐘。
問題5:能否經常使用
嚴格地說,只有當孩子做了不能容忍的行為時,才需要動用限時隔離,譬如他的行為已經傷害到別人和他自己。所有的懲戒方式都不能濫用,不然就會無效。
提示:父母要堅持標準,平靜而堅定地執行制定的紀律,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永遠需要被禁止的。
鏈接
限時隔離的工具
計時器:兩三歲的孩子還沒有時間長短的概念,可以用一個可愛的計時器,讓他了解5分鐘有多長。
小椅子:限時隔離并非一定要關進房間,也可以讓孩子坐在一把平時不用的椅子上,讓他冷靜下來。
下一篇:爸爸的游戲革命在餐廳里蓋個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黑臉”媽和“白臉”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