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鷹是天空中最嫻熟的飛行家,但是他卻有比鷹還要優秀的飛行技能。享有“藍天探險領頭雁”美譽的鄒延齡大校——一個展翅藍天38個春秋,帶領全大隊試飛員出色地完成了運8系列8種機型、30多個重大項目的科研試飛任務,創造出我國運輸機試飛史上的16個第一,填補了10多項空白,先后立功14次的試飛英雄。其英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他也成為人們競相學習的楷模。昔日聲名赫赫功勛卓著的試飛英雄,如今何在?
告訴女兒:勤能補拙是捷徑
剛剛結束為期8個月的外出訪問歸來的鄒延齡笑盈盈地在門外迎我,說:“不好意思,讓你的采訪等了這么久。”他1米68的個頭,瘦小的身材,雖說是神采奕奕精神矍鑠,但是找不出一絲一毫問鼎藍天舍我其誰的霸氣,倒是謙恭有理、斯文儒雅得猶如一位飽學的鴻儒,與我心目中的大英雄相去甚遠。掩飾不住心底的失望,我不禁驚嘆:“真沒想到……”
“沒想到我這么矮小,是嗎?不要以貌取人啊。”鄒延齡笑呵呵地提醒我,“這樣你會錯過一個出類拔萃的試飛員的。”原來,一向以“天生就是飛行的好材料”而自豪的鄒延齡,曾經差一點兒就因個小腿短而被飛行大隊拒之門外,幸虧隊長大力舉薦說“這小伙子技術不錯,天賦很好”,才得以留隊。加入空中雄鷹的行列之后,鄒延齡憑借自己良好的悟性與執著不懈的努力一飛沖天,成為飛行員中的佼佼者——首席試飛員。
1986年,翱翔空中20個年頭的鄒延齡慨然受命,出任某試飛大隊大隊長,試飛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運輸機——運8系列。“我從此與運8結下了兄弟式的友誼。”直至2003年,鄒延齡才戀戀不舍地告別了親如手足的運8系列飛機,因為按照規定他已經飛到了最高年限——55歲。試飛運8的18年間,鄒延齡躬身踐行了自己就任隊長時的鄭重承諾,飛出了中國軍人的志氣與自豪,用自己的熱血與忠誠譜寫了一首驚天動地的英雄之歌。
“時常與死神擦肩而過,一不留神就可能融入藍天,有沒有想過犧牲?”
“當然會想,科研試飛的危險性無法回避。記得曾經有一次在6分鐘之內連續掉下來兩架飛機。當我在基地一連接到兩個報告‘飛機去了’的電話時,我整個人都懵了,那真是一種欲哭無淚痛徹肺腑的感覺……對于我們試飛員來說,今天你飛的時候,把遺囑交給我收存;明天我飛的時候,把遺囑托付給你保管,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說實在的,干我們試飛這一行的,遇到危險時,沒有人會選擇跳傘逃生。茍活可以保命,但是你有何顏面去見飛機廠的工人師傅,怎樣同工程設計人員解釋,如何向組織上交代?‘把飛機飛丟了’,僅這一句話就可以活活地把你淹死。可是真正直面死亡時,我們最難以面對的還是那些須臾間就失去了親人的家屬們——老人、婦女、孩子……”一聲嘆息之后,鄒延齡告訴我:“還是那句話,地上苦練,空中高飛。飛機離地三尺,只有自己救自己。技術上吃夾生飯,只能是自己害自己。畢竟試飛不是傻飛,敢干不能蠻干,但是科研試飛有時候是需要具備一點冒險精神的,前怕狼后怕虎一切都等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去干,也就失去了試飛的意義。”
“您怎么把握這個探險的尺度?”如今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已經成為時尚青年們的口頭禪,但是由于過分強調挑戰的難度、盲目追求超越的艱巨性而忽略了科學的底線,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劇時有發生。因此,我覺得有必要請鄒延齡談談他心目中的科學探險精神。
聽完我的問題,鄒延齡認真地回答:“給你舉個例子吧。記得大女兒上小學的時候,一次考試沒有考好,她跑過來跟我抱怨說:‘復習的時候,我準備得挺好的。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一上考場,我就心慌意亂地死活也記不起來了……’當時,我就告訴她還是學得不扎實、記得不清楚的緣故。為什么呢?你想想看,如果我們總是反反復復地做一個動作,時時做、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那我們還會突然忘記怎么做了嗎?正常情況下,當然不會。這就像我們的手臂被靜電打了一下后,會本能地縮回來一樣。所謂水滴石穿、熟能生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冒險也是要有一個安全的底線的,這個安全的底線因人而異。在這里,我想跟廣大青少年朋友們說的是,如果你想成為翱翔空中的雄鷹,那么請你一定先踏踏實實地練就一雙有力的臂膀。在仰望高空時,千萬不要忘記低頭看清腳下的道路,只有這樣你才不容易摔倒,才能盡可能地走一條實現自己夢想的捷徑。”
人生感悟:知己知足復知止
像鄒延齡這樣的國家特級飛行員應該算是熊貓級的國寶了。那么,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支撐著他,讓他斷然拒絕了國內民用航空公司的高薪聘請、毅然決然地放棄出國享受超豪華待遇的機會呢?
鄒延齡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在陜西參觀張良廟的時候,有一個石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刻有兩個字——知止。開始容易,收手難,難就難在不愿放棄,而人的本性就是不易知足。我最深的感悟就是:要知己、知足,還要學會知止,這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你想,我從一個放牛娃成長為一名試飛員,是黨給我插上了雙翅,翅膀硬了就想遠走高飛,不僅黨性不允許,從自己良心上也說不過去啊。所以,我絕不能做這種見利忘義的事情!我很知足,因為我是在為自己的國家飛,這就如同兒子為母親效力,哪有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呢?”
科研試飛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職業。有人說試飛是獅子嘴里探喉嚨,這是比喻試飛工作的風險。“我想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但生命屬于事業。身為中國軍人,就應該站著是根柱,躺著是根梁,與其庸庸碌碌活百歲,不如轟轟烈烈干一場!這是我的信仰。我想補充說明的是,鷹之所以能夠成為空中的王者,就是因為它有一種搏擊長空的欲望、有一顆英雄的心。”
“您的意思是說,要有拼搏進取、勇爭第一的精神?”不知為什么,在聽鄒延齡說這段話時,讓我想起了魯光的報告文學《中國姑娘》,中國女排頑強拼搏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動。
“生活上可以隨遇而安曠達知命,但是在學習上、工作中一定要精益求精力爭最佳,做人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鄒延齡斬釘截鐵地強調。
快樂教育:與外孫一起游戲
采訪將近結束時,鄒延齡告訴我:“今天,大女兒給我留了一張條子,讓我去幼兒園接小外孫回來練琴。”理解小朋友們每逢下園時翹首以待渴望回家的心情,我決定陪他去幼兒園接小外孫,并且在路上完成我們的采訪。
提起自己的小外孫,鄒延齡有著說不完的話題,他告訴我:“因為經常和我在一起玩模擬飛行的游戲,他對飛行特別在行,知道什么是起落架、哪個是螺旋槳……有一次,我們帶他坐飛機去神農架旅游。飛機起飛之后,小家伙就不干了,哭著喊著說:‘姥爺跟我說過,應該是直接拉起來,怎么這架飛機好像在爬坡啊?不行,要讓它重飛一次!’我們在一旁連忙跟他解釋,說這是民航飛機不是那種直升機。可是,他就是不干,硬是足足哭了十幾分鐘才肯罷休……”
鄒延齡興致勃勃地講述著外孫與飛機的故事,定格在他臉上的是一種經典的祖父輩特有的慈祥表情。我不禁忽然冒出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家庭成員來講,您覺得自己在哪個位置上的表現最出色?”
“我想還是姥爺吧。現在不是提倡快樂教育嗎?如今不飛了,只要有時間我就陪著外孫一起玩兒,給他講各種各樣他感興趣的故事,為他做可口的飯菜吃。你不知道吧,我的廚藝水平可是絕對的一流,我還總結出了自己的獨門秘籍——《快樂掌勺經》,只是秘不外傳。”玩笑過后,鄒延齡動情地說:“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讓母親如愿以償地坐上飛機。我在試飛大隊時,母親來看我,想嘗試著坐一坐飛機。但是,那時候我們試飛的都是最新的飛機,是國家和人民的公共財產,出于安全的考慮,我勸阻住了母親。本想以后有機會讓她坐一坐民航機,補償她一下,可惜最終沒能成行……因此,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我這一輩子干了38年的飛行工作,經常外出執行任務,與家人也是聚少離多,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倚仗我愛人一個人,所以我也不能算是一個好丈夫、一個稱職的父親。我只有現在好好地發揮自己的余熱,多做些家務,來補償他們了。”在含飴弄孫樂享天倫、著書立說以饗后人之余,鄒延齡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駕機重返碧空與鯤鵬同游,正所謂雄心猶在。
下一篇:孩子寒假窩在家里當“網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對孩子的承諾要兌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