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比較是件危險的事情
The Perils of Comparisons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討論了兄弟姐妹之間制造出來的激烈競爭感,而我們成人對此無能為力。我們的第三堂課開始時,我向組員們提問:“我們哪些做法加劇了孩子們的競爭?”
有人喊:“我們拿孩子作比較。”
沒人提出異議,大家一致認為拿孩子作比較顯然使爭寵的局面“加劇”。盡管如此,我認為從孩子的角度體會被作比較的感覺,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假設你是我的孩子,”我說,“把對下面這些話發自肺腑的反應傳達給我”
“麗莎的餐桌禮儀多么規矩,你永遠也學不會像她那樣翹著纖纖細指吃東西的樣子。”
“你怎么能拖拉到最后一刻才開始動手做報告?你哥哥每次都是早早把功課提前做完。”
“你為什么不能把自己弄得像蓋瑞那樣?看起來總是清清爽爽的——利落的短發,襯衫掖得整整齊齊,看著他就讓人賞心悅目。”
組員中立刻響起了反饋的聲音:
“我非把蓋瑞推到泥坑里去。”
“我恨透了他。”
“你喜歡誰都比喜歡我多。”
“我做什么都不對。”
“你根本就不愛我。”
“我根本就不可能變成你希望的那個樣子,你還費這勁干嘛?”
“如果我當不上尖子中的尖子,那我就會成為混球中的混球。”
聽到大家反應中的那份憤怒與絕望,我著實吃了一驚。尤其是最后一句話,真是讓我為之一震。如果不能勝過他人成為優秀,有些孩子是否真的會走向反方向,做個惡人呢?
有幾位組員很快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這種可能性做出了佐證。后來,又有人提到吉米·卡特總統和他那野性難馴的兄弟比利之間的故事。想起那些古怪滑稽的事情,我們全都哈哈大笑。比利還真是“壞小子”中的佼佼者啊。
一位女士搖了搖頭,“也不盡然,”她說,“有些孩子之間根本沒有那么多斗爭,他們干脆放棄,破罐破摔吧。我知道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我媽媽總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讓我明白我妹妹多蘿西有多么多么的優秀,跟她比起來,我是多么多么的差勁,搞得我經常琢磨,為什么她要先把我生出來呢。我所做過的最棒的事情就是搬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居住,遠離她們——遠離我的媽媽和妹妹。”
“直到現在,我都還懼怕假期的到來,因為這時候我和媽媽就會碰面。從看到我的第一眼起,她像機關槍一樣不停地說:‘你的發型看起來太單調了,親愛的,你應該把它稍稍改進修整一下,就像多蘿西那樣。’……‘詹妮弗和艾倫在學校怎么樣啊?多蘿西的孩子們可全都在快班呢。’……‘多蘿西剛給自己找了份超好的工作,收入那叫一個可觀啊。你這妹妹絕對是個志在必得的實干家!’她到我這兒來看我一次,我得花上好幾個禮拜的時間情緒才能恢復過來。”
房間內響起一陣同情惋惜的低語。“我爸爸總是拿我的兩個哥哥作比較,”一位男士冷冷地說,“我們十幾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但是我的哥哥們完全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簡直不可思議。現在他們倆一個43歲,一個47歲。雖然他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荒唐透頂,但就是停不下來。他們甚至連自己的腎病都拿來比較,斗個不停,比誰的病更嚴重,誰的腎臟更糟糕,誰需要的治療更多,怎樣的治療方式才正確。他們倆都在做透析,每個人都極力證明自己的治療效果更好一些。這是倆大人辦的事兒嗎!”
“難道情況都如此嗎?”一位女士冒出來一句,“這些例子都太極端了吧。我也會時不時地拿我的兒子們相互比較,但我確實認為這不會對他們造成什么持續的傷害。”
組員們都望向我。
我看著這位女士。
“你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拿他們作比較呢?”我問。
“我不是總拿他們作比較。”她擺出一副自我辯護的架勢。
“但是請告訴我是在什么時候呢?”我堅持繼續往下問。
她思索了一陣子,“嗯,其實我并不確定你是否把這叫作比較。可能更近似于激勵吧。比如說,我會對扎克利說,‘亞歷克斯晚上就把功課全都做好了。我和爸爸從來不需要嘮叨著督促他。’我從不會說,‘為什么你不能像亞歷克斯那樣?’”
多蘿西的姐姐也加入了討論中。“你其實不應該這么做,”她熱切地說,“你應該知道,扎克利肯定清楚明白地聽懂了你的意思——他哥哥做得對,而他做的是錯的。”
“但我也并非總是拿亞歷克斯做榜樣,”那位女士反駁道,“有時候我也會表揚扎克利,以某種方式讓他明白他比亞歷克斯優秀。我會告訴他,他比哥哥手巧得多,亞歷克斯總是笨手笨腳的。”
“這樣做還不是一樣的不咋地!”多蘿西的姐姐爆發了,“這完全跟我媽媽對我的做法如出一轍。我還記得她曾對我說,我比多蘿西更加‘井井有條’。當時我心里還挺得意的,隨后我就陷入了真正的擔憂。我能堅持下去嗎?就算我把這種狀態堅持下來,如果哪天多蘿西也變得‘井井有條’,情況又會怎樣呢?那時候我又會如何呢?我相信我媽媽也認為她是在鼓勵我,但她所做的一切只能讓我和妹妹之間的競爭更趨嚴峻。”她停頓了片刻,仿佛在進行要不要繼續往下陳述的思想斗爭,“同時也加劇了我和其他任何人之間的競爭意識。”她補充道。“我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治療后才明白,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母親曾經強加給我的,這在自我塑造的過程中簡直是大錯特錯。我總是拿自己的一點一滴與其他人進行比較,簡直是蠢透了。如果你只著眼于他人,你總會發現有人在某一方面比你做得更好。我的治療師有句話說得好:‘永遠不要拿自己跟別人相比較,否則你收獲的要么是自高自大,要么就是倍感挫敗。’不管怎樣,我經過了這一番掙扎,我能說的就是,請一定遠離比較,比較只會帶給你不快。”
一直聲稱可以作比較的那位女士顯然已經敗下陣來。毫無異議,她所聽到的話語已經讓在座的人全都信服,痛苦中誕生的經驗才有權威的力量。
“很奇怪,”我對著組員們說,“當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對自己發誓,絕不會拿他們進行比較。但后來,我總是拿他們瞎比較——一次又一次,總不長教訓。”
大家全都驚訝地看著我。
“聽到我嘴里冒出這樣的話,”我繼續往下說,“我自己都訝異這是我說出來的么。最后,我琢磨這都發生在什么情況下。在我脾氣爆發的時候,會拿他們作比較(‘為什么你總是讓全家人等你一個?你哥哥10分鐘前就上車等著了!’)。因為高興而激動萬分的時候,我也會拿他們倆作比較(‘真是太棒了!你哥哥對那道題鉆研了一個小時,而你只花了兩分鐘就做出來了!’)。不管是哪種方式,最后帶來的只會是麻煩一籮筐。”
“下面介紹的就是幫我打破固有模式的方法。每當我冒出要拿兩個孩子作比較的沖動時,就對自己說:‘不要這樣做!快停下來!’你對這個孩子該說什么就說什么,直截了當,別牽扯另一個孩子。關鍵詞在于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描述你所喜歡的或不喜歡的,描述孩子需要做的事情。要點在于著眼于眼前這個孩子的所作所為,他的兄弟做了什么或沒做什么與他都沒關系。”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作文是一項技術,也是一項創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思想的孩子,無思想的作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