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日常生活中,我看到許多女人用力當母親,因為我們社會女性過去一直沒有機會接受人文教育,普遍情商能力低落,只會盲目地談戀愛、結婚、生子,往往把人生中的最精華時段,消耗在自己局限的認知和集體價值觀后遺癥里,忽略了個體生活原本可以豐富多彩,個人價值也無限寬廣。
一般我們看到最典型的中國母親,就是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視為她唯一的指望,因為傳統的“賢妻良母”,意味著對女性角色的肯定,卻很少學習如何當智慧型的賢妻良母,似乎只有代代相傳的任勞任怨,老是盯著丈夫、孩子每一個生活細節。
母親會把所有希望轉寄托在孩子身上,促使各方面過度專注孩子的表現,期望在“良母”角色上有所補償,這樣一來,反而帶給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那些表現比較神經質、退縮,或反其道而行的叛逆,或生活能力低下的,其實多是母親當得太用力的結果。這種強勢母親形象我們今天觸目可見,所以許多家庭故事里,母親是理所當然的主角,甚至是問題節點的始作俑者。事實上,那些打拼不輸男人的母親,本意也是希望給孩子好的生活和未來,但卻可能本末倒置啦!那么用力地賺錢,把孩子丟給學?;虬謰尮?,要不就是只管吃喝的阿姨,不曉得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復返??!安全感、價值觀都在無形中建構起來了。
與其如上種種,我寧愿看到一位平凡知足的母親,照顧好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給孩子多些空間玩樂,然后從旁觀察孩子的潛力在哪里,再重點栽培。自己也在空余找些個人情趣發揮,或帶著孩子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懂得自得其樂,也能融入社會活動。孩子越早獨立,意味著母親角色輕松愉快,又避免了許多干預、糾結。
每個生命都有亮點,以及自己的舞臺角色,不需要當母親的獨自太賣力演出,若是過度認同“母親”這個角色,不僅自己心力交瘁,孩子也未必能身心健康地成長。 (曉瑜)
下一篇:孩子是我的圣誕小天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該如何引導孩子化解糾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