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小時候孩子活潑可愛,什么話都和自己說;現在可好,整天悶葫蘆似的,什么都不想說。你問他十句,他懶得回答一句。你多說幾句,他嫌你羅嗦,煩你逃避你……這樣的情形,很多家庭都有。父母天天盼望孩子長大,可孩子長大了,卻與父母疏遠了,這是父母們想不到的。難道父母與孩子真的沒有共同語言嗎?其實,在缺乏有效的語言溝通的背后,是父母無法探知孩子內心世界的苦惱。
現在的孩子成熟得早,知道的事情也多,相對個性也比較強,而父母們總是當孩子什么都不懂,好像永遠長不大似的。一位學生在日記中寫道:“他們對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什么也不讓我干,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想干的,他們并不了解,也不感興趣,而只是讓我好好念書,除了讀書什么也不讓我做。”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了獨立的思想、意識;而父母對這些卻不尊重、輕視甚至呵斥,或者管得死死的,經常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很容易刺傷那些渴望成熟的心。還有,一些父母不善于學習,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特別是進入網絡信息時代后,許多新鮮的事物和語言父母們根本不理解,也就是說,在某些方面,孩子在成長,父母卻落后了,這就導致兩代人之間話說不到一塊了。
如何消除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鴻溝呢?
首先,父母要給孩子留出心理空間,自己也要關注新事物。孩子白天在學校學習,回家后一定要給他們一些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看課外書、玩球、與同學外出逛街等,使他們能參與社會的一些活動,這樣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所參與和喜歡的事情,然后有針對性地交談,把自己當作孩子中的一員,彼此之間就有話好說了。
其次,要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而不是習慣用權威者的姿態站在孩子面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盡管他們說得有些幼稚,但沒關系,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表達和爭論中逐漸成熟起來的。而父母要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和意見積極參與討論,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爭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當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維和判斷時,父母應該為孩子的成長給以肯定并引以為豪。
再就是盡量養成家庭聊天的習慣,父母應學會傾聽,同時也引導孩子養成傾聽與傾訴的習慣。父母即使對孩子的問題不感興趣,也要耐著性子聽完,引導孩子說出他的心里話,借此了解他的心理活動。如孩子與你談論娛樂新聞時,你要有適當的反應;孩子約你一起玩球時,你要欣然前往。
父母們都很忙,但無論怎么忙,也應想辦法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共處。共處多了,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找到溝通的捷徑,才能對癥下藥去教育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和你產生真正的交流,才能建立更好的親子關系,才能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徐秀莉
下一篇:管教孩子要有底限原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正確地對幼兒實施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