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以前總是抱著“兒子還小不懂事”的心態,不輕易讓兒子接觸家務,從去年年底以來才慢慢意識到,讓兒子做家務是幫助兒子成長的最好機會,它不僅可以增加兒子做事能力,更可培養兒子對自己、對家庭的負責意識,并逐漸過渡到對整個社會的責任感,使兒子成為一個“社會人”。意識到這一點后,我開始慢慢培養兒子做家務習慣,并為此制訂了周詳的計劃。給自己立下“幫帶”規矩
我在心里給自己立下了以下幾點“原則”:教他做,做給他看,帶他做,看著他做,讓他做。并在這個“幫帶”過程中摸索出幾條經驗:
★給兒子做示范的時候少說話,如果只顧說,兒子就沒有看我的雙手在做什么,而是看我的嘴在說什么了。
★最先從兒子容易上手的家務活開始,表揚他要比建設性的批評更有效果。
★要明白自己的意見對兒子來說至關重要,如果他認為我不滿意的話,他可能就不做了。
★不要重做兒子干完的活:如果跟兒子說:“你把灶臺擦得真干凈”,回過頭來卻馬上重擦一遍,這是在發出混合信息,他會不清楚自己到底做得好還是不好。即使他干的活不夠完美,也沒關系。重要的是兒子負責任,并且對自己為家庭做的貢獻感到自豪??梢允潞笤俳趟绾巫龅酶?。游戲方式使兒子自發愛上做家務
然后就開始進入狀態。比如,洗碗。我們就會很形象地說成帶碗去洗個澡。而兒子也會很樂意一邊洗一邊和碗聊天。當兒子把碗洗完后,我就會用很滿意的語氣對兒子說:“有兒子真是太幸福了,真是好棒!把‘我’洗得干干凈凈,謝謝你!”兒子聽到這就會接著說:“我可愛的碗,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你好好休息吧,我們晚上餐桌上再聊!”
在我們家,做家務也是平等的,我們三人每人洗一天的碗,如果老公不在,一般都是兒子替代了。而對于其它的家務就只有兒子有空時才做的。比如:
★擇菜、切菜、炒菜:讓兒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兒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然后才是切菜。最后當然就是炒菜了。(雖然只做過二次,但是兒子做得不錯。)
★洗米、煮飯:從打開米缸舀米,我和兒子就一起參與,并告訴兒子舀量多少。洗米時,告訴他,這水除洗米外,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當然這些兒子比我還懂)讓兒子除了參與家務外,同時又上了節約的一課。
★掃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塊兒子專用的抹布及拖把,讓他試著去做家務,有時也由我教兒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弄干凈。
★曬、收、疊衣服:曬衣服有時讓他幫忙拿衣架,晾衣服就歸我了;有時也讓他自己曬自己的衣服。收衣服時,有時讓他負責拿自己的衣服及疊自己的衣服。
經過這半年的努力,兒子現在是一個愛干家務的小伙子了。同時兒子也認識到,做家務會讓環境整潔有序,是件創造性的、愉快的事情。
下一篇: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領:學習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家務別讓孩子幫倒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