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作為父親,如果總是和孩子硬碰硬,必然會使你們的關系惡化。所以,面對孩子的反叛行為時,父親要學會冷靜,壓住心中的“怒火”。父親應該坦誠地與孩子溝通,交換看法,并學會采納孩子的意見,加以開導。心里要想著:孩子出現了叛逆行為是很正常的事,只要尊重孩子,耐心地去教育他,孩子就不會繼續叛逆下去了。用不著去發那么大的火,生那么大的氣,甚至于去體罰他。想想當年的自己,不也是這樣嗎?如此一想,就會心平氣和了。
健柏一直是個人見人夸的孩子,比同齡孩子懂事了許多,可自從爸爸經營的公司出現危機,爸爸的脾氣越來越不好了,在言行方面的錯亂給健柏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一旦得不到滿意的答復或者要求,他便會沖家里人發脾氣、摔東西,甚至罵人、搞破壞,不愿同爸爸媽媽說話,搞得家里氣氛凝重。
爸爸知道自己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是當健柏發脾氣的時候,爸爸總想壓制他的火氣,可是換來的是兒子對爸爸的冷漠和仇視。萬般無奈之下,爸爸也學會了做出讓步,裝聾作啞,暫時退開,等健柏怒氣消散后再與他講道理,互換見解,而健柏也能心平氣和地與爸爸交流,就像什么也沒發生一樣的。
要知道,孩子有調皮、搗蛋、叛逆的天性,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抗拒行為、反叛行為,從一歲半開始就會出現,只不過由于個體的性格差異和性別差異,表現出來的程度不同罷了。
通常,孩子的叛逆行為有這樣一些特征:否定性,不認同父母的話;評判性,評判老師、父母的行為;對抗性,對父母冷淡,實施消極抵制、明顯對抗;不接受傾向明顯,甚至公開敵對;冷漠性,對抗造成與親子關系惡化,面對父母的不尊重行為非常反感,因而冷漠對待父母。階段性,青少年的叛逆不是長期的,隨著孩子心理不斷成熟,他們會逐漸改變這種叛逆、對抗的態度。
父親家教方法:
方法一:理解孩子
當你喊孩子回來吃飯時,孩子說再玩一會兒就不再理會你時,不要生氣,理解孩子貪玩的天性,你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們玩得正開心,但是飯已經準備好了,也許先吃飯再玩會更好。”讓孩子明白,并非你要阻礙他玩,只是希望他去做另外一件事。
當父親理解了孩子,也就不會無緣無故地動怒了,而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愛,愿向父親傾訴自己的煩惱。這樣,通過相互交流,及時排除孩子的不穩定情緒,孩子隨意頂撞父親的現象就會少得多。
方法二:言語簡要
不要講大道理,簡單明了地說出你的希望就行了,比如說“孩子,爸爸希望你現在吃飯”、“孩子,爸爸希望你和我一起去書店”,這要比“孩子,你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了”和“你不要出去玩”效果好得多。
方法三:少說“不”
孩子需要自由,你每說一個“不”就意味著在限制孩子的自由,當你跟孩子說“不行”“不能”“不許”“不要”的時候,就等于剝奪了孩子探索的機會和學習權利。其實你完全可以給孩子提建議:“為什么你不去外面踢球呢?”而不是粗暴地阻止:“不許你在屋里踢球!”
方法四:以幽默來對待孩子的頂撞
做父親的不能跟孩子一般見識。要知道,孩子的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父親采用幽默的方法主動緩和一下空氣,給孩子留有一個下臺的機會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會想:我這樣頂撞父親究竟對嗎?當他感到歉疚時,往往會很快平和下來。比如當孩子發脾氣時,對孩子說:“哈哈,火氣還真不小。”一笑了之,這樣說既不失父親的面子,還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又把氣氛緩和下來了。
方法五:面對孩子的頂撞,有時候可以采取“冷處理”、“不處理”的辦法
對于孩子的頂撞暫時“不予理睬”,這種回避的態度讓孩子有時間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等孩子的情緒平靜后再心平氣和地與他交換意見,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父親的教育。在談話中,父親應該對孩子的反叛和頂撞表示理解,但必須講明不該發脾氣的道理。同時,做父親的也應該反省自己,是否也有不恰當的地方。
方法五:對孩子無理的發脾氣堅決不能讓步
有這么一件事:因為父親沒有給兒子名牌運動鞋,兒子大發脾氣,竟然威脅說要把家里的大衣櫥的玻璃砸碎。最后父親屈服于兒子的任性,給他買了運動鞋。這種做法實在讓人感到遺憾。作為父親,應該讓孩子認識到怎樣的行為是不對的,是不能做的。對孩子無理的行為,父親堅決不能讓步。
父親手記:
每個孩子都有獨立處理自己事情的愿望,有時候會表現出強烈的想擺脫大人控制的行為。面對孩子這種反叛的行為,父親如果用柔和的方式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強硬的態度軟弱下來。
下一篇:貪玩的孩子,學習動力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孩子學習“由慢變快”的時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