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3歲的幼兒出現自主性的強烈要求,當其獨立性要求受到限制而又不能很好表達時,常會以發脾氣表不對抗。目前中國家庭多數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父母長輩難免會寵愛孩子,但過度溺愛會滋生孩子任性、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劣性,令父母很苦惱。孩子撒潑發脾氣有時不分場合。會導致父母的尷尬。長久下去對孩子日后良好品行的形成非常不利,長大后會變得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暴躁,與他人相處困難。
當孩子發脾氣時不宜遷就憐憫,否則會滋長他發脾氣的劣性,愈發愈烈,不可收拾。這時家長可采取分散注意力、冷處理或隔離法來糾正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暫且不理睬,忽視他,讓他白己發個夠。另外,教育方法要一致,不要看到孩子一哭就心軟。當孩子撒潑時無人理睬,他會逐漸停止。當孩子安靜下來后父母要給他講清這樣做是不應該的,父母都不喜歡撒潑的孩子,讓他說清楚自己的要求,能滿足的就滿足,但應作為對他發脾氣的一點懲罰延后滿足。不能滿足的講明道理。只要父母態度堅決,堅持不懈,一定能改掉孩子發脾氣的壞習慣。
下一篇:不要把父愛藏在沉默的背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