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孝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他又怎么會愛朋友、愛同學、愛老師,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呢?
【教子現場】
江山山是個小學四年級的男生,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自己的床鋪都要媽媽來整理。一天,媽媽生病臥床,要他獨自去樓下的快餐店解決吃飯問題,且讓他自己鋪床。一聽說家務得由自己動手,江山山竟大發雷霆,對著病床上的媽媽破口大罵。
此外,江山山明知下崗的爸爸依靠修理自行車僅獲得微薄的收入,花錢卻仍然大手大腳,經常向爸爸索取零花錢,用來上網玩游戲。而當疲憊的爸爸要他打一盆洗臉水、取一條毛巾時,他要么以“正在做作業”為由懶得動手,要么嘟嘟囔囔,沒有好聲氣。
【專家解析】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學做人,學處世。做什么樣的人呢?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誠實正直的人,做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
家庭內的孝,是指贍養父母,在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顧老人,盡人子之責。家庭外,指尊敬家庭宗親長輩、外戚長者,還指社會上所有長輩。所以孝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家庭生活,實現長輩的愿望,還包括力求上進,最終報效民族和國家。
盡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長大成人后能夠有孝心,盡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時,又往往忽略這方面的內容。
據調查,許多父母對孩子孝敬長輩的要求是很低的。孩子上學離家時能說:“爸媽,我走了,再見!”放學回家見到父母能說:“爸媽好,我回來了。”就相當滿意。如果孩子在拿到好吃的東西時,讓爺爺奶奶、父母先吃,長輩們則覺得孩子非常乖。這是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禮貌來看待了。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講文明禮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關心父母長輩,在需要為父母長輩付出辛勞時自覺自愿,而且形成習慣。
孝心,作為傳統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幸福。有人調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間一代孝敬長輩,孩子就會懂得孝敬父母、祖輩,家庭中不僅長幼有序,而且互相關心,互相寬容,呈現一種溫馨融洽的氣氛,對每個人的身心發展都是有利的。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心,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里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熱愛祖國。因此父母絕不能忽視培養孩子尊老愛幼的好品德。
【建議父母的妙招】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范疇。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顆孝心,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呢?
支招一:父母要做孝敬長輩的榜樣
方法示例
爺爺老了,行動不便,吃飯時口水鼻涕一齊流出來,兒子、媳婦嫌他臟,不讓他同桌吃,把他趕到灶邊獨個吃。
有一次,爺爺不小心把吃飯的瓷碗打碎了,兒媳破口大罵:“老不死的,以后給你一個木盆吃飯算了。”過了幾天,夫婦倆發現兒子拿著斧頭像在做什么東西,爸爸問:“我的寶貝,你在做什么?”
兒子一本正經地回答:“親愛的爸爸,我在做木盆,等到你和媽媽老了用它吃飯,免得打碎碗。”這時,這對夫婦猛然醒悟,感到十分慚愧,于是把父親請回來一起吃飯,從那以后,夫婦倆開始孝敬老人家了。
操作提示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會模仿父母。父母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也會變得孝順。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因為“身教重于言教”。
支招二:從生活細節開始培養孩子的孝心
方法示例
古時有個孩子叫黃香。黃香九歲喪母后,非常孝敬父親。夏夜每當臨睡前,小黃香就坐在父親的床上把蚊子驅走,把蚊帳掛好,再用扇子把席子扇涼;而每當冬夜,他就先睡進父親的被窩,用自己的體溫焐熱,再請父親睡下。
顯然,小黃香的孝心都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上。
操作提示
要把孝心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只有在孩子有了切身體驗時,才能體會父母付出的辛苦,從而知道體諒父母,盡自己的能力幫父母,為父母分憂解愁。比如,聽從父母對于飲食起居、生活制度和用品購買的合理安排,樂于接受父母的正確要求,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在這種和睦的家庭氣氛中,孩子對父母的尊敬就會自然養成。
支招三: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方法示例
雙休日父親騎車帶孟曉雷到公園里玩。看完各種動物的表演后,孟曉雷十分興奮。回家的路上行人稀少,父親問他想不想試一下騎自行車,孟曉雷高興地表示同意。于是父親騎坐到后車架上,雙手扶住自行車,孟曉雷跨上自行車騎了起來。
可他畢竟還小,騎過八百米后就有些體力不支了,額頭上也滲出了小汗珠。最后他喘著粗氣停下來,好奇地問:“爸爸,你騎車帶我上學也這么費力嗎?”父親說:“盡管我力氣大些,不過每天也都挺累的,尤其是上坡時更費力氣。”
星期一父親照常騎車帶兒子上學。騎到一個上坡處時,坐在后邊的孟曉雷忽然跳下來,用一雙小手推起車來,父親感到很欣慰,真誠地說了一句:“感謝兒子,你現在知道關心別人,這太使我高興了。”
操作提示
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經地義的。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孩子自然就會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之情。
下一篇:父母巧小氣鬼能變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孩子的寬廣的心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