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小讓男孩習慣于坐享其成是最糟糕的事,這樣只會培養出依賴性強、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懶孩子。
現在大部分家庭結構都是“4+2+1”式的。這種家庭結構中的孩子處處享受特殊的待遇,如吃獨食,把好吃的東西都放在自己面前,不給別人吃;懶惰自私,每人都要為他服務,但他只顧自己的吃喝玩樂,從不關心其他家庭成員的想法。孩子在這種生活中逐漸習慣了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慢慢地就會變得自私自利,沒有同情心,坐享其成,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能事事以孩子為中心,不能給孩子搞特殊待遇,更不能什么都由著孩子,以免把孩子養成講究物質享受、奢侈浪費、不懂愛也不懂感恩的紈绔子弟。正確的做法是應該理性地引導男孩認識到坐享其成是一種恥辱,并主動抵制這種行為。
周日的中午,爸爸媽媽有事,就把亮亮送到奶奶家。亮亮告訴奶奶自己想吃魚,奶奶就去市場里買回魚給寶貝孫子吃,亮亮在沙發上坐著看電視。奶奶在廚房里忙碌著,忽然發現醬油沒有了,燒魚是不能沒有醬油的,可是火還在開著,自己走不開。于是,奶奶喊亮亮去樓底下買瓶醬油。喊了好幾次,亮亮都裝作沒聽到,照樣津津有味地看電視。
奶奶有些生氣了,走過來把電視關掉,讓亮亮趕快去買醬油。“不去,不去,你自己不會買嗎?我不去,你煩死了。”亮亮一邊埋怨,一邊推開奶奶,打開電視,若無其事地繼續看。奶奶無奈,只好關了火,自己下樓去買醬油。奶奶邊走邊想:“這個孩子怎么這樣懶啊?”亮亮也在心里嘀咕著:“奶奶真煩人,我正看《奧特曼》呢,她非要我去打醬油,還關電視,氣死我了。我才不去呢,最后還不是自己下去買了?哼,奶奶總是這樣,讓我干這干那,煩死了!在自己家里,爸爸媽媽從來不會讓我做家務,他們都是告訴我學習好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奶奶既麻煩又啰嗦,以后再也不來奶奶家了。”
亮亮的心理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父母從小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事事都包辦代替的懶惰行為,導致孩子有動手能力時,仍然習慣于坐享其成,不愿意付出一點點勞動和努力。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做家務活和體力勞動會影響學習或累壞,孩子因此沒有從事體力勞動的機會,慢慢變得好逸惡勞,好吃懶做。
但是,成功的桂冠不會從天而降,掉到那些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的懶人頭上,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的桂冠只屬于那些鍥而不舍、堅持不懈的人。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成功之花要靠辛勤的汗水來澆灌。從古至今,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歷經滄桑,但他們面對困難都是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為了理想奮發進取,最終取得了成功。
北京的一座過街天橋上,一大群人正在圍著一個跪在地上的男孩觀望。原來這是一位大學畢業生,他到北京后,隨身的生活費已經花光,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于是在這兒行乞向人討要回家的路費。在他的旁邊用粉筆寫著他的經歷,還有一個喝水用的杯子,用來盛放路人施舍的錢。有位青年路過,問詢后得知他學的會計專業,打電話給一個正需要會計的朋友,朋友說:“我倒是正好需要一個會計,但像他這樣沒出息的人,白給我干我也不要。”青年又建議他先去建筑工地找個活兒干,解決一下吃飯的問題,工作可以從長計議。誰知那個大學生說:“我是大學生,怎么能做民工做的體力活?”青年聽到這話,本來想掏錢給他的手又縮了回去,頭也不回地離去了。
這名大學畢業生一走入社會,就寧愿選擇乞討,也不愿選擇用勞動來養活自己。就算他文化水平很高,但這種坐享其成的態度最終也會讓他被所有的用人單位拒之門外。
這個故事也提醒每位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別人的事情幫著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習慣了坐享其成、養尊處優的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怎么辦?孩子總有獨自去生活、工作的時候,父母不可能永遠跟著,也不可能永遠幫得上忙。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各種各樣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努力掙錢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本身就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再富也不能讓孩子有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心理,要讓孩子明白坐享其成是可恥的。父母可以適當教孩子理財,讓他們知道父母的每一分錢都掙得不容易,讓他們學會珍惜生活,并且積極地為生活打拼。
美國的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父母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勞動的價值,樹立自立精神,讓他們自己動手做家務,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便是富豪子女,也同樣要外出打工賺錢。美國法律還規定,女孩子13歲就可以到別人家照顧孩子。前國家總統里根的兒子,就是不靠父親的地位和權力來為自己安排舒適的工作,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去奮斗。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創新已是一種時代精神,它呼吁人們奮斗進取、銳意改革,而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則被人所不齒。有些人只想一勞永逸,甚至不勞永逸;有些人依賴思想特別嚴重,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別人身上,自己不勞動等著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這些行為都不利于人類的自然發展,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注定要被時代淹沒,被歷史遺棄。只有從小培養男孩的自理能力,讓他們去經歷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將來他們才能獨立地創造自己的明天。
下一篇:讓孩子從小經歷苦難的洗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對孩子不要“心太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