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給孩子真正的支持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歌德
眾所周知的香港富豪李嘉誠,其事業之成功,甚至為全世界所矚目,而他的兩個兒子,都是伴隨著他事業成功之后出生的,那么,在這樣的優裕環境中,他又是如何保證兩個孩子能夠做到不依父蔭,自立自強的呢?
在這兩個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李嘉誠對其的自立教育就已經開始了,每當其董事局開會的時候,總是將這兩個孩子叫來參加,并為他們設立專座,在會后還鼓勵他們提出會上聽不懂的問題,然后給予認真的解答。
同樣的,曾經作為美國十大財團首富的洛克菲勒先,也在教子方面保持著相似的態度。
在洛克菲勒的家中,特別對孩子們的零花錢做出了限制,在他的家中,零用錢是根據孩子的年齡來發放的:7到8歲的孩子每周美元;11到12歲每周1美元,12歲以上的孩子每周2美元。并且還同時發給每人一個賬本,要求孩子們記錄每筆支出的用途,領錢的時候交給他審查。如果去向清楚,用途正當,就可以增發5每份,反之則要扣除。
在看過這兩個案例之后,我們的思考就此開始。
關于第一個案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李嘉誠先生為什么要讓孩子參與會議?
在許多人看來,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李嘉誠自然希望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商業帝國,能夠得到傳承與壯大,因此對兩個孩子從小進行商業思維的訓練也就自然而然了。
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其更深層的含義,卻是在傳授孩子商業經驗的同時,向孩子輸導一種獨立參與的意識,在這種聆聽與詢問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接受了最直接的職業教育,更能夠培養其以自我為核心的人生態度。
反過來,在大部分的中國家庭中,我們的家長不僅在衣食住行上對孩子大包大攬,即使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也往往越俎代庖,承擔起本應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就像在導讀中我們所提到的那樣——本應自己走完的野營拉練,卻是由家長開著汽車所負擔的。
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著太多此類的現象,當孩子在各種各樣的呵護中成長時,其獨立能力根本無從得到開發,逐漸失去了自信、自立、自強的追求,繼而變成了一個個不堪負擔的“阿斗”。
關于第二個案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為什么以洛克菲勒的財富,還要對區區幾分零花錢做出如此嚴格的規定呢?
其實,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孩子從要一塊糖、一分錢開始,慢慢會發展到索要汽車、飛機甚至于許多不切實際的東西。所以當洛克菲勒先生對孩子的零用錢做出限制時,也就意味著讓孩子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
不是每一個愿望都是可以輕易實現的,更不是可以不勞而獲地向家長索取的。
反觀我們中國的眾多家庭,盡管其物質條件遠遠落后于西方社會,甚至于許多家庭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家長卻仍然對、孩子毫無節制地慷慨,以至于最終不但沒能換來孩子的健康成長,反而使其獨立性極差,嬌生慣養,既不知道勞動的辛苦,更無從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下一篇:決定孩子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淘氣孩子的命運因環境不同而不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