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沒進趙曉的家,先看到一群快活的孩子在院子里玩兒,其中就有趙曉的一雙兒女。他們雖然不認識我,但非常有禮貌地招呼我,還興奮地把他們捉到的小蝸牛給我看。他們的笑臉像陽光一樣明媚。
欣賞與感恩
“給你們看看我家的寶貝!”趙曉兩眼放光地拿出一撂畫紙,“這是青兒和鹽兒的畫!”
趙曉一張一張地展示寶貝女兒和兒子的畫作,并不停地大加贊賞。他五歲的女兒青青專畫公主,都是長長的紫色的裙子和金色的長發,“看,這色彩用得多么大膽,太有染力了!”三歲兒子的畫都加了注解,有的是“大象和老虎,鱷魚和獅子,他們不打架,互相說對不起”,有的是“爸爸在景象之中”,他畫的爸爸都是瘦瘦的,跟實際中的爸爸正好相反。“這些畫可能一點都不好看,但絕對與眾不同!”趙曉說這是孩子們用畫記錄他們成長的足跡,他們雖然不會寫字,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世界的觀察。“我在孩子初中以前不會讓他們上任何繪畫班,讓他們大膽著筆,我的任務就是供應他們大量的紙張,還想在他們11歲的時候給他們辦個畫展。”
趙曉曾在經濟學家博客上,發表過一封《給孩子的信》,信中說:“爸爸媽媽無比感謝上帝將你們賜下。你們是爸媽在這個世界上最最美好的禮物。你們是奇跡、是驚嘆,是傳說,是神話,是美不可言、祝福滿滿的天使,是朝氣蓬勃、無與倫比的太陽。有了你們,爸爸媽媽的人生從此變得不同,生命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再多的勞作,再多的辛苦,也甘之如飴。”
如此特別!
趙曉講到兩個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在他們很小的時候,爸爸想幫助他們學爬。他拿一個玩具放在青兒面前,她就使勁兒地爬過去想要拿到,爸爸把玩具拿開再放遠一點兒,她又奮力地爬過去,如此幾番,青兒很快就學會了爬;到了鹽兒的時候,爸爸想如法炮制,但沒曾想鹽兒對放在面前的玩具跟本就無動于衷,放到他手里他還“啪”地扔掉。從這個時候起,趙曉就開始按照孩子們的不同個性引導他們。
孩子們慢慢長大,爸爸發現女兒青青對人非常感興趣,如果爸爸領她到客人面前給她逐一介紹,她會很長時間記得這個人的名字和長相;兒子鹽兒對小動物感興趣,家里養過小狗、烏龜、小雞……他都稱自己是它們的“爸爸”,絕不允許別人傷害它們。兩個孩子對人都很友好,會將自己的東西和小朋友分享。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孩子們各自奉獻了自己的押歲錢給災區的小朋友。
光中人生
趙曉希望孩子們有一個愛的人生。因為“愛的人生是真正美麗的人生”,趙曉希望孩子們在人生道路上,愛心、智慧與身量共同長進,慈愛和誠實永遠系在他們的頸項上,印在他們的心版上。趙曉給兒子起名“趙行光”,表達了他對孩子們的希望,不為自己建功立業,不為家庭光宗耀祖,只要一生“與光同行,時常仰望星空,懂得真道,熱愛真理、追求生命的豐盛。這樣的人生也許會遇上風浪,但必定能在風浪中站立得住,而內心中永遠都會滿有平安和喜樂。”
趙曉希望女兒青青有女孩的平靜、安穩,并因此一生得力,祝福他人,因為“得力在乎平靜安穩,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他和太太在青兒襁褓中的時候就為她的婚姻祈禱,希望青青婚姻美滿、幸福,如同青草地一樣茂盛并發出芳香;趙曉則希望鹽兒更有男兒的剛強、勇敢、責任,同時深懷博愛之心,并甘心作眾人的仆人,將畢生智慧和能力貢獻給社會。
愛的管教
“其實,我也會打孩子,在他們違反規則的時候。”趙曉總是事先讓孩子們知道事情的規則應當是怎樣的,這樣當他們違反時,受罰往往不會哭,因為知道自己沒有道理可講。“比如我告訴孩子們家里要有客人來,早上8點15分以前必須吃完早飯,那么我到時就會把飯收走,沒吃飽就只能餓到中午了。孩子們知道我說到做到,就會早早跑來吃飯。”趙曉引用圣經里的話:“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但他認為父母不能憑自己的私意管教孩子,而是真正為了孩子的益處,以愛為出發點,這樣才能真正在孩子心中產生影響力。
也許正是因為趙曉基于愛的管教,孩子們對他不僅不怕,還特別喜愛和他在一起。別人問到孩子們最喜歡的人時,孩子們從來都是說:“爸爸!”孩子們游泳、滑冰,都是在跟爸爸一起玩兒時學會的。作為經濟學家的趙曉,工作繁忙是無疑的,但他視家庭時間為最重要的,“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就是要給他們做肥料、做梯子、做啦啦隊,不斷地給他們澆水、施肥,無條件地愛與陪伴他們。”
下一篇:孩子有時得“順桿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冰球中我們該教孩子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