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教養等得等不得
一個職場表現卓越的媽媽級朋友最近非常困擾,她的孩子才1歲9個月,可是因為沒人帶不得不送到托兒所。孩子每天早上哇哇哭著被老師抱走,媽媽的心也不斷在哭泣掙扎!到底該辭職回家帶孩子,還是在職場上繼續大施拳腳。一向要強的她說自己因為生孩子請假已經錯過了一次升職的機會,如果繼續請假,等到孩子3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會完全喪失優勢和競爭力。
知道這個事我第一反應是批判她把才一歲多的孩子一扔一天在托兒所不人道,可是聽她細說苦衷,馬上又覺得貌似也言之成理。雖然我深知0-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要充分得到來自父母的愛才能使孩子免于心理上的陰影。
不過,先把孩子帶好再工作真的會削弱競爭力嗎?我在網絡上咨詢一些媽媽,有的媽媽也有切膚之痛,說生完孩子休完產假再上班待遇就不一樣了。也有一些媽媽認為不見得,在于個人罷了!還有一位媽媽說帶完小孩再上班不但沒有削弱競爭力,反倒是覺得領導力大大加強。這位身為外企主管的媽媽說,事實上為人父母者在耐心、聆聽技巧與時間管理上都會表現更加優異。具體到我個人,重返職場后職位不降反升,待遇也隨之增加。
因為我為人父母
來自美國的田野調查顯示,“為人父母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有助于提升她們的職場表現,讓她們得到更高的成就。”很多高級主管認為,他們在為人父母后從育兒體驗中得到良好的工作啟發,有助于管理能力的提升。所以他們說,因為我為人父母,所以才能成為更好的經理人!一些受訪者則表示比較喜歡追隨有小孩的女性主管。
這說的是美國,也是,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北美包括歐洲國家很多的媽媽都是在生了孩子之后辭職專心在家帶孩子的。
美國的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年輕時為了照顧3個小孩,專心當了15年的家庭主婦。 直到39歲,取得博士學位后才重返職場,工作20年后,她站在白宮著名的橢圓形辦公室內,在總統克林頓旁邊宣誓就任國務卿,成為美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國務卿。
另一個女人,是跨國品牌公司Sara Lee(莎莉)現任執行長布蘭達,她曾任百事可樂北美區執行長。為了養育3個小孩,也曾離開職場,專心地過了6年家庭主婦生活后,于2004年復出。一回到職場,她就躋身《福布斯》雜志全球百位最有權勢的女性排行榜,后更躍居第9名。
這樣厲害的女人,你可能會覺得沒有可比性。不過至少這可以印證其實教養小孩的經驗是有助于管理或領導能力的提升的。你是否曾從育兒經驗得到啟發,有一些好創意擋都擋不住往外迸發?
育兒使父母提升
養兒育女,著實讓身為父母的職場中人尤其是女性焦頭爛額,在事業與家庭兩邊掙扎。很多年輕媽媽因為險峻的就業形勢,不得不妥協。把小小的幼兒送到陌生的環境!
與此同時,國外更多的研究卻在證實為人父母的職場人有以下競爭能力:
一、耐心、同理心等人際溝通技巧;
二、激發學習成長潛能的技巧;
三、以身作則,表現類似誠信、正直這種道德勇氣的特質等。
因為,養兒育女是多數人一生中必經、且最辛苦的工作,所以能認真經營親子關系的職場人,一定可從中提升工作能力。
簡單來說,從育兒中學習工作和領導經驗這種新概念,在美國等先進國家成為最新趨勢,在國內,卻還未被認同。如果國內的企業也能意識到為人父母有這項特別優勢就好了。
反正,我朋友的掙扎一時半會可能還解除不了。雖然我相信她現在回歸家庭多帶一兩年孩子,不會妨礙她將來在職場上有所作為。可是,大主意還得自己拿不是?我只能祝福朋友好運,也衷心祝福可愛的小Baby享受得到愛的照拂!
下一篇:伙伴也是一種力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大人物人際能力也重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