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前些天,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到家,一直悶悶不樂,無精打采的,就連吃晚飯也毫無興致。詢問之下,才知這個學期第一次語文單元考考砸了,還被老師當眾點名批評,這使一直對自己蠻有信心的兒子備受打擊。
在了解詳細情況,并認真看了他的試卷后,我安慰他:“爸爸決不會因為你一次考不好而責怪你,只是希望你能從中吸取教訓,弄清失分的原因,爸爸相信你下次必定能考好”。在我的一番鼓勵下,兒子破涕為笑,與我一道分析失分的原因,并對錯誤的地方進行了及時的糾正。在此后的幾場考試中,兒子果然一改往常粗心大意的毛病,在考試中取得了預期中的高分,也恢復了對學習的自信心。
其實,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偶爾失手很正常。作為家長,要做到寬容和理解,并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的學習及時轉入到正軌上來。但現今不少家長由于望子成龍心切,往往有“恨鐵不成鋼”的思想,容不得孩子有一點過失,這樣極容易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致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
家長必須明白,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對偶爾犯有過失、并對錯誤有了一定認識的孩子,要采取寬容的態度,不再去追究,這就是一種感化,是一種“以情動人”的教育方法。也是用溫暖的父母之情去撫慰孩子煩惱、歉疚的心,以寬容大度強化孩子改過的勇氣,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期望和信任,這樣做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下一篇:待人接物:家長先以身作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四年級孩子為何難管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