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兒自打上學起,就一直不肯在校吃飯。原因有三:一,他胃口大,怕在學校吃不飽;二,在家吃飯隨心,吃不下可以不吃,在學校這是大忌。雖然他在家也很少剩飯的。三,天暖和的話,在校吃飯的孩子要睡午覺的,這是兒子最恨的事,在家的話,午睡就是形式,實在睡不著可以不睡。綜上所述,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一直堅持回家吃,害的他的老媽我,天天下班像打仗,忙得團團轉。
這學期他上五年級了,到了高年級,作業量增加,飯后時間老師也會布置一些作業,很顯然,這對回家吃飯的兒子來說,時間是遠遠不夠用了。終于,兒子在老師N次抱怨下,決定在校吃飯了。解放區的天,放晴了!
經過近一個月的鍛煉,兒子已習慣了在校吃飯,每天和他閑聊,總能聽到一些好玩的話語。這不,昨晚和他聊天,說起午餐,他挺高興地說:“媽媽,今天中午我們吃了炒三鮮,還有豆芽,坐我對面的同學都羨慕我了。”
“為什么?”
“說老師偏心,給我那么多菜。”
“今天老師對你特客氣?”
“那是,很多肉絲,很多豆芽,就是飯少了點。”
“兒子,是不是你近來表現好,老師才多給你的?”
“才不是呢!因為今天排隊吃飯的時候,我去了趟廁所,回來后只能排后面了。”
“這跟你飯菜的多少有什么關系?”
“關系可大了。后面的同學說,排后面有后面的好處。因為老師分配飯菜的時候,總怕后面的同學不夠分,所以在前面總是打的少了些,到后來了,菜和飯都多著,不吃也是浪費,所以后面的學生就會打的足足的。”
“那不容易,你以后都排后面得了。”
“媽,你又錯了,如果是吃雞腿的話,后面的就吃虧了。因為老師總是挑大的給同學,到后面就只有小小的了。”
“那咱看好了,吃雞腿就往前,吃別的菜就靠后。”
“老媽,甭想那么多了,位置是排好著的,你以為天天都能動啊。”還真看不出,吃了一段食堂,兒子居然也能總結出這么多門道,哈哈,挺自豪,也覺得挺好玩的。兒子繼續一本正經地說:“其他班級的同學呢,比我們要舒服一點。因為他們班幫助打飯的同學先去吃飯,吃完后就給其他同學全部打好,這樣其他的同學到了立馬就可以吃了,速度快。”
“你們班沒有幫助打飯的同學?”
“有的,不過是和我們一起去的,要先幫我們打好了,然后他們才輪到吃。”
“那他們不是吃虧了?”
“媽,怎么會呢?他們自己打自己吃,想打多少就打多少,有自主的權利,不是比我們更好嗎?”
老實說,我還真沒想到這些。我一味地想著自己孩子怎么樣才能不吃虧,沒想到,吃虧才是占了最大的便宜。
很多時候,大人的看法確實沒有孩子來得深遠和透徹!
下一篇:正確引導讓孩子當家理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快樂的家庭秘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