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檔案
姓名:張怡然
年齡:11歲
所在城市:北京
最好的習慣:環保,從不亂扔垃圾
最愛跟爸爸做什么:滑雪、運動
最愛跟媽媽做什么:散步、聊天
興趣愛好:上網、旅游
目前最大的夢想: 主持人、記者、運動員
爸媽認為的好品格:誠實友善
爸爸張千山:工程師。千山不愛說話,做事卻嚴謹、認真、說到做到。他希望女兒不是溫室里的一朵小花,而是能勇敢面對挑戰、敢于突破的小戰士。他沒有讓孩子淹沒在無數的課外班里,卻培養她在自由的空氣里全面發展。
媽媽文慧:職業經理人。“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文慧對女兒的期待。因此,在女兒的成長中,文慧更多的是鼓勵和贊賞。尊重女兒的意見,使女兒學會了自己做決定。文慧工作繁忙,但下班后的時間是她和女兒的。
“我們希望怡然成為一個快樂成長、全面發展的孩子。”聽名字就知道,怡然,表達了千山和文慧對女兒的期待:快樂、自然地成長。文慧說,怡然還未出生時,她就幻想著女兒以后的樣子:一個健康、聰明、美麗的女孩。如今,11歲的怡然果然成長為媽媽夢想中的小女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很容易依賴父母或是好逸惡勞。我們會讓怡然在業余時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她明白自己是家里的一員和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千山讓怡然從倒垃圾袋、自己準備早餐這樣的事做起。千山做飯的時候,怡然也經常是爸爸的小幫手。
有一次,千山為了培養怡然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的能力,特意帶她進行了一次坐公交車到達目的地的體驗。他們事先設計好路線,在地圖上找到可以乘坐的公交車,體驗便開始啦!由于怡然是第一次乘坐公交車,所以,爸爸還是在離她不遠的地方保護。果然,在返程的途中,怡然有些疲勞,不知不覺睡著了。到站了怡然還在睡覺,爸爸真不想提醒她。不過,看在是她初次體驗、又很疲勞的份上,爸爸還是把她叫醒了。要不然,怡然恐怕要坐到終點站了。這次以后,怡然便可以自在出門了。
談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文慧認為,最重要的是:把本來屬于孩子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家里有練琴的孩子,哪位家長恐怕都費了不少心血。文慧以前也與怡然有過小沖突。“她5歲開始學琴,一直就認為那是我的事情。她放學回來,我還沒下班的時候,她就打電話問我彈哪首曲子,彈多長時間。現在,她漸漸長大了,已經能做決定了。我就要求她根據老師的要求,每天制定練習的計劃。”
怡然有了決定權后,練琴的積極性慢慢提高了。在上了品格英語課后,她更加懂得了更新要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她把最初每天30分鐘的練琴時間延長到35分鐘,現在又延長到了40分鐘。遇到節假日,她就安排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今年的暑假計劃,怡然自己安排得充實又有意義,看來,她已經越來越會做時間的小主人啦!
千山文慧育兒法——教孩子獨立和做決定
首先,讓孩子參與日常家務勞動。孩子通常不喜歡做家務,即便是扔垃圾袋這樣的事都不愿意做。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并堅持下去很重要。她會在家務勞動中明白,自己是家里的一員,需要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并且在其中享受勞動的樂趣。
其次,讓孩子進行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孩子從小乘坐私家車出門,對乘坐公交車、地鐵的路線不會很了解。經過這樣的體驗,孩子會明白,爸爸媽媽不開車的時候,我也可以選擇其他的交通工具。這樣,她會獨立處理很多事情。
最后,給孩子一定的決定權,讓孩子體會自己做決定的成就感。孩子的成長從做決定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開始。做決定是她自己在安排和支配自己的時間。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做適當的決定有助于她慢慢獨立。
面對孩子的挫折和負面情緒
“怡然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感覺她有點浮躁。沒過幾天拿回一張考卷,上面寫著‘達標’,而平時,她都是‘優’。我當時非常吃驚。”文慧說。
文慧雖然吃驚,但沒有憤怒,更沒有責打怡然。她首先想到,怡然這次成績不理想,一定和最近的情緒有關。而情緒也許和自己對她的照顧和關注比較少有關。她安慰了怡然,告訴她,掌握知識很重要,一次的不理想沒有什么關系,以后還會有很多機會。其次,文慧在怡然的考卷上留了一段話:老師,你好。怡然的成績,我們也很吃驚。她最近在家的情緒也不太好。如果老師方便,我想與您溝通一下她在學校的情況。我們共同幫助她把成績提高上去。
文慧的做法讓怡然真切地感覺到,媽媽真的很愛她,真的在幫助她。而老師呢?也看到了做家長的智慧,愿意和家長多交流來幫助學生。這次之后,怡然也更愿意和爸爸媽媽交流自己的想法啦!
采訪中,文慧拿出一張卡片給記者看。那是一張祝福怡然“六一”愉快的卡片。其中的一句話是:“我們的愛永不改變。無論任何時刻,在你需要的時刻,我們都會在你身邊。”原來,這里面還有個小故事呢!
“六一”前,四個小伙伴打了幾個電話確定了出游的時間。正當怡然興致沖沖地為出游做準備時,小伙伴們又打來電話,要重新安排出游的時間。頓時,怡然的心情一落千丈。計劃改變了,她很難受;如果不去呢,她仍然很難受。心情遭透了的怡然大哭起來。
千山和文慧讓女兒安靜地哭了一會兒,然后遞給她一張寫滿字的卡片:“怡然,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事情不按照你的意思進行……我們的愛永不改變。愛你的爸爸媽媽。”
“我們不希望怡然因為這樣的事情有很強的受挫感。我們希望她在愛里面正確地面對所遇到的一切。當時,她看了卡片之后,眼圈紅紅地擁抱了我。”文慧很感動地說。
千山文慧育兒法—幫助孩子面對負面情緒
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并思考父母自身的問題。孩子情緒低落或是煩躁,有些父母會很著急甚至更煩躁。控制情緒,保持冷靜,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進而解決問題。同時,父母也要思考,孩子的表現是不是和父母的狀態有關系。
其次,保持良好的溝通。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橋梁。一次溫馨的談話,一張溫情的賀卡,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讓孩子看到,你很關注她,很在乎她。保持和老師的溝通以及和其他父母的溝通,更能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感受。
最后,多多向孩子表達愛。孩子在愛里面,才有勇氣面對遇到的一切挫折。在平時,父母就需要用行動表達愛。睡前親吻額頭是我們保持下來的習慣。女兒每晚在這樣的愛中進入夢鄉。
規則是用來遵守的
“怡然的內心很純凈,比較單純快樂。我們希望她把根深深地扎在沃土中,在陽光、雨露、各種養分的滋潤中成長為一棵大樹。”文慧講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一次,文慧帶著4歲的怡然參加母校50周年的慶典。在小組活動中,70多歲的老教師讓每個人做自我介紹。
“還誰沒做自我介紹?”老師問。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時,聽到一聲清脆的聲音:“我還沒介紹呢!”
哈哈……頓時,大家被怡然的舉動樂壞了。
內心純凈的孩子規則意識很強。在怡然的心里,規則就是用來遵守的。無論誰,都應該遵守規則。無論是交通規則,還是學校的規定,她都嚴格遵守。即便是在街上看到垃圾,她都會主動撿起來扔到垃圾桶。
怡然爆發力很強,所以被學校選為田徑隊的隊員。就在其他的同學在暑假休息的時候,怡然和田徑隊的隊員們仍然每天要訓練2個小時。
“就在昨天,天氣特別熱,怡然猶猶豫豫,不想去了。”文慧說。
“不行!必須要去!”千山很嚴厲地說。
“千山在這方面比我嚴格。他覺得訓練不能輕易放棄,這正是考驗孩子毅力的時候。規定了每天的訓練量,只要能堅持,就要努力做到。”文慧補充說。
怡然感受到了爸爸的嚴格要求,她知道,在訓練這樣的事情上是沒什么商量的,必須嚴格要求自己。
千山文慧育兒法—保護孩子純凈的心
首先,在家里營造輕松、自然、溫馨的氛圍。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良好土壤。父母向孩子傳遞出的愛,孩子會自然地流露出來。
其次,說鼓勵的話,做孩子的朋友。每個孩子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孩子在鼓勵中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自信的孩子常常會把微笑帶給大家。
最后,父母成為孩子遵守規則的榜樣。當父母不太遵守交通規則或是其他規定的時候,孩子就很難分辨哪種行為是正確的。讓孩子做父母的監督者,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孩子就會在規則中堅持做正確的事。
下一篇:四件事不要在孩子面前爭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孩子做自己的“接力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