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陪孩子走過學前六年---爸爸的陪伴無可替代》推薦序------《父母世界Parents》主編 朱正歐
如果說,中國的孩子從一出生起就有個天敵叫做“別人家的孩子”,那么中國的爸爸們也開始步孩子們的后塵—除了“理想爸爸”這個夙敵之外,開始面對另一個可怕的對手:別人家的爸爸。
看吧,網絡上、電視里、雜志中,各種各樣的會講道理的爸爸、能畫畫的爸爸、陪孩子讀書的爸爸、全職在家的爸爸……所有這些“榜樣爸爸”,成為瞬間拉高的參照系,讓媽媽們開始對自己家的爸爸有了更高的期待。
這不,話音剛落,這位“超級育爸”李一慢便帶著他的寶書跳了出來—試想,這“育爸36計”一旦拋將出去,又有多少爸爸將要被媽媽叨念:“你看看人家!”……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爸爸們不太會要求老婆“學學別人家的媽媽”,但媽媽們比較熱衷于讓老公多“看看別人家的爸爸”。所以,在這里我想給看到這本書并且想把它推薦給自己老公的媽媽們寫一句話,那就是:讓我們多一些耐心、信任和接納,讓爸爸就按照爸爸的方式去養孩子吧!
那么,什么是爸爸的方式?
爸爸只是爸爸,不是導師。越來越多的人把孩子的今天跟媽媽捆綁在一起,把孩子的未來鎖定到爸爸身上。這樣想是有道理的,但也給爸爸們背上了太多的教育指標。而爸爸是什么?他是與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他用他的存在、他的狀態影響孩子。如果他是個愛思考的人,他用他的思想與行動感染孩子;如果他是一個愛運動的人,他用他的活力和習慣帶動孩子;如果他是一個細膩的人,孩子自然會吸收到細膩;如果他是一個大條的人,孩子收獲的可能是閑淡和隨性……所以,讓他還原為一個放松的、不被挑剔的爸爸吧,“人生導師”只當做一份意外收獲。
爸爸就是爸爸,不是媽媽。戀愛時我們已經知道“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只是當我們的婚姻關系從1.0版升級到2.0版時,我們忘了戀愛過程給我們上的這一課。媽媽們往往出于對孩子的緊張,開始向爸爸提出這樣的要求:“向我看齊!”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女士有句名言:“我們因相似而聯結,因相異而成長。”是的,因為我們之間有相通之處,所以我們能走到一起。但也因為我們是不一樣的人,我們才能配合彼此,完成成長。
爸爸終歸是爸爸,我們與孩子至親至愛的人。爸爸是誰?是這個世界上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是我們選擇共度終生的人,是我們曾愿意付出一切去愛與關懷的人,是我們欣喜地與其一起創造生命的人。同時,他也是最有可能、最有條件成為孩子的好爸爸的那個人!焦急和煩悶的時候,想想我們決定創造一個生命的初衷,是為了讓在一起的生活更豐富、更完滿,還是為了出色地完成一個“培養任務”?想想這些,或許可以放松一些吧?
好了,各種提醒說完了。下面,我真心推薦這本“別人家的爸爸”寫的育兒寶典。為什么真心推薦?因為作為好朋友,我親眼見他如何精心為孩子們準備下午茶,如何放手讓兒子成為自駕游的路線指揮,如何用最簡單的物品讓女兒笑逐顏開,如何……成為一個好爸爸!
下一篇:慢慢陪孩子走過學前六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頂嘴與方法不當有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