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就應該讓他自己去想。而我要說,凡是兒童想自己做的就應該讓他自己去做。
一項對超常兒童的追蹤研究
美國一心理學家曾對1500名超常兒童進行長期的追蹤觀察,30年后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么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個性品質方面,成就卓著者都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
因此,事實證明,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僅有聰明的頭腦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獨立性、自制力、堅韌性等諸多良好的個性品質。
然而我們不是不了解自立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是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自立,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機會。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我自己有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1.珍惜孩子的自我獨立意向
心理學家指出:當孩子想要自己做的要求得到支持和滿足時,孩子就會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會出現否定自我的情感和態度。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孩子的獨立性意向,給予熱情的鼓勵和支持。
0~3歲正是孩子獨立性初步建立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如果他的行動受到干擾或是阻止,會挫傷他的自尊心和獨立性,從而對成人產生依賴。跳跳1歲多時,就喜歡自己拿勺子吃飯,吃得滿臉滿衣服滿地都是,爸爸看了覺得很臟,總想去幫忙,都被我攔住了。跳跳穿衣服更有意思,一開始分不清前后,但每次他自己穿上衣服后我都會先表揚他:“跳跳會穿衣服了,真棒!”跳跳會表現得非常開心和自豪,繼而我會引導他,“衣服上有老虎的一面是正面,沒老虎的一面是背面,老虎天天睡在跳跳的肚子上,保護跳跳,跳跳是不是感覺很安全啊?”這樣一來,跳跳就學會了怎樣分清衣服的前后。從1歲半左右,跳跳開始自己穿衣服,到3歲時,他已經自己管理自己的衣櫥了,并且自已挑選衣服自己穿。
2.尊重孩子
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可能源于家庭氛圍和職業原因,我跟孩子說話一直很委婉溫柔,喜歡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說話。孩子的爸爸是個軍人,跟我恰恰相反,語氣強硬,態度粗魯。有一次,他爸爸帶著孩子回四川老家,回來后跳跳吃飯很不老實,他爸爸生氣而又略帶炫耀地說:“你在爺爺奶奶那里吃飯都這么乖,怎么現在不乖了?”兒子一下抽泣起來,跟我告狀,原來在四川時,爸爸每天都拿著一根棍子,在眾目睽睽下逼著兒子吃飯!爺爺奶奶也在旁邊幫腔,孩子害怕得不得了,才乖乖吃飯的。這種威逼式的管教,只能一時嚇著孩子被迫接受,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而且產生更嚴重的后果:他對身邊的人沒有安全感,不再單獨跟爸爸到任何地方,也不喜歡跟爺爺奶奶獨處,到哪里都要我陪。
3.不過度保護孩子
有段時間我出差不在家,考慮到老公不會帶孩子,我們把孩子送到了外公外婆家,當我們把他接回來的第一天,他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走在路上突然不走了,要大人抱。我讓老公別管他,“你自己走,我們帶你去玩,你如果不自己走,就躺在地上吧!想什么時候起來就什么時候起來。”說完我們就走了。他見我們來真的,趕緊爬起來,一邊哭一邊追我們。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用這種方式要挾我們。有一次,他從外面回來,鼻青臉腫的,還自豪地對我說:“媽媽,我摔得頭破血流(孩子很喜歡用成語來表達)也沒有哭,自己起來的!”
我當即表揚了他,但提醒他下次要注意安全。
4.大人要適當示弱
“示弱效應”本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心理效應, 大人適當示弱,更能拉近你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增進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同時,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增強他的自信心。
跳跳從會走路起,幾乎沒讓我抱過。那是因為有一次,我的胳膊很疼,我告訴他:“是媽媽一直抱你弄疼的。”從此以后,跳跳就不讓我抱了。有一次從超市回來,我拎著一口袋東西很累,跳跳還主動提出:“媽媽,我來幫你拎東西。”于是他硬是拎著一大袋東西氣喘吁吁地回到了家。上樓梯時,我發現跳跳通常爬到二樓就要爸爸抱,于是有一次我靈機一動,告訴兒子:“爸爸今天病了,沒力氣了,你把爸爸拉上去。”老公一聽馬上配合,裝出有氣無力的樣子,兒子一看,很自豪地,牽著老公的手一步步上樓。這事以后,兒子上樓再不讓他爸爸抱了。
5.從興趣開始培養動手能力
獨立性和動手能力、勤勞是密不可分的,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怎么能有獨立性,能自立呢?為了防止他對勞動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可以用游戲形式來提高孩子的興趣。
我和跳跳做得最多的是樹葉貼畫和手工。空閑時,我就帶著跳跳到野外拾樹葉,然后一起做畫,兒子在畫上一會兒添上一筆,一會兒用漿糊將樹葉粘上,每次做樹葉畫他都玩得不亦樂乎。我還給孩子準備了一套兒童專用的工具,比如釘子、別針、剪刀、小刀甚至打火機等。在他動手前,我總會先交待他這些工具的危險性,教會他如何操作。這樣,他用起來就會很小心,做成一個作品后還很有自豪感。兒子在2歲時就會用打火機了,會自己往插座上插電插頭,會用小鐵錘,2歲半時還會用水果刀削水果皮。男孩的冒險精神很強,總希望做危險的事情,需要你預先告訴他如何保護自己,學會運用這些工具,才能更好地滿足他的探索欲望。
6.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僅要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做,還要讓孩子獨立動腦思考。常常看到有些家長不厭其煩地的回答孩子的問題,給孩子念書,利用一切機會來豐富孩子的知識。實際上培養孩子獲取知識的能力,比往他腦子里裝多少知識都重要。
在我們家,跳跳是一個“智多星”,因為許多問題我都“不能”回答,而只有跳跳能夠回答。晚上睡覺前,我會很認真地問兒子:“明天早上我們吃什么呢?”連續幾天都問同樣的問題,他如果說以前吃過的,我就說“不”,要求他設計不同的早餐。家里來了五位客人,發碗筷時,我“不知所措”地問兒子:“要發多少個碗,多少雙筷子?”兒子就很鎮定地數了數,然后告訴我:“七個碗,七雙筷。”我馬上如釋重負地連連感謝。兒子驕傲得不得了。
作者簡介:王斌,曾是一名記者,因為熱衷于早期教育,所以改道投身早教行業,曾任某部隊幼兒園園長,現為某早教機構擔任顧問,兒子跳跳4歲。文/王斌
下一篇:盤點親子中易犯的錯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觸碰孩子的底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