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除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把自己從生活的舞臺前面狠狠地拉到后面,拉到自己內心跟自己溝通之外,還能有什么更好的途徑能認識自己嗎?每個少年能令這股成長的力量發揮多大的作用,固然因為個體的不同而千差萬別,但是其大致走向畢竟是一致的。
11 歲孩子那種迅速的、不斷變換的、充滿沖突的自我變化,通過12 歲到了13 歲的時候,已經顯得幾乎靜止不動了。然而,在這靜態的深處卻仍然充滿了動態的變化。憑著新獲取的智識能力,13 歲的少年正在把對事物的觀察力凝聚成尖銳的甚至穿透性的洞察力。
◎◎十三歲少年在乎眼前,凡事喜歡順其自然
他往往“跟著時間走,讓時間來決定一切”。正如一個少年郎所說的那樣:“我曾經想要快點長大,但是現在我卻愿意長得不要太快,自自然然地長就好。”早先那種對未來的急迫渴望現在已經漸漸消散。他如今知道心急吃不得熱豆腐,更愿意活在當下,活得更圓滿。13 歲的孩子是天生的現實主義者,既以其所有獻于生活,也以其所能取于生活。
12 歲的時候父母師長對他的褒獎之詞,如今也不見了。不過,大家還是能欣賞他,也通常能理解他。我們常常聽見父母對我們說:“她顯然有她自己的生活”,“他獨自過活”。有些時候孩子的這份離群索居的確讓父母感到傷心,覺得孩子把他們推到了門外。也有的父母很擔心孩子這種離群索居的心態,忍不住想替他做些什么。很少有父母能夠意識到,這就是應該讓孩子離群索居的時候,就是應該讓孩子獨自一人面對自己的時候。
并非所有13 歲孩子在家里都一定會躲到自己的小屋里去。不過即使是那些仍然跟家人混在一起的少年人,有時候也會在家里“走丟了”。他不再愿意參加以前喜歡參加的家庭活動,變得比以前更獨立于家人的活動圈子之外。甚至他也比以前更獨立于朋友圈子之外,而不再像12 歲的時候那般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
◎◎自我認知透徹,敢于面對真實
13 歲的少年開始對自己能看得更清楚。首先而且首要的一點,是他更在意自己的外觀了。這是他自我的外部形象。鏡子像一塊吸鐵石一樣把他吸在鏡子前面。不但任何一縷亂發都要梳理整齊,而且他對衣服也明顯變得非常在意,甚至可能會一絲不茍地打扮自己。
對自我的內在也一樣,他要詳加琢磨。你可能會覺得一個13 歲的少年郎變得很有洞察力,知道別人真正想的是什么。有時候某件事情正進行到一半,他卻忽然退后幾步做局外觀,然后像一個成年人似的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大笑一通。
他的自我批評直接指向了他的內在自我,以及他的特征。他能意識到自己的自私、懶惰,明白自己太容易發怒,也太不夠了解他的同學朋友。他可能忽然發覺自己正在說謊話,他也知道有時候自己無非是瞎編了一個故事讓自己不那么難堪罷了。但是他卻會在內心深處讓自己面對真實,并且去跟別人認錯:“我很恨我自己有意騙取你的同情。我編那個故事就是為了讓你覺得我是對的,比利才是錯的。”
不過13 歲的少年也并不會花太多的精力做自我批評。他更在意的是怎么活出自己,怎么做好自己,怎么讓自己感到滿意。大多數少年人都很善于羅列出自己的優點來:性格好、意志堅定、頭腦聰明、有體育才能,等等。
◎◎非常注重自己的思維能力
這個年齡的少年人已經開始注意到一個新的焦點:他的頭腦,那里看來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像是自我所在的地方。有一個13 歲少女對我們說,過去,她曾經認為她的辮子就自我的一部分,可是現在她卻認為那是外在的東西,對她不復重要。外在是可以改變的。一個人的自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思維、良知、自我批評的能力,而活生生地表達出來。而這一切思維活動都發生于一個人的大腦之中,在那里“活躍著所有潛意識的思維和潛意識的活動”。我們還遇到一個男孩子,對“頭腦”是如此的看重,以至于他對自己的同學做了一番評估之后,把其中更有智慧頭腦的人干脆稱為“頭腦”,而且還用這稱謂作為他跟朋友打電話時候的問候語:“你好,頭腦。”
一個人的智識能力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以至于他會相當有興趣花很多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本比較完善的字典可能成為少年人珍愛的東西,而且他還可能喜歡把一個個的詞按音節拆開來,琢磨詞根詞源。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對知識的力量很有感覺了。
◎◎安全感不足的13 歲少年會過分敏感
有些這個年齡的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不是很充足,對于這樣的孩子來說,這并不會是一段沉靜的歲月。他也許對別人的任何批評都過分敏感,甚至因為害怕自己說不好,在給別人打電話之前要先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他也許會對自己很不滿意,于是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個人,生活在另外一個地方。這些孩子會通過逃離自我的方式來找到他的自我。
他對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優缺點往往十分在意。一個典型的13 歲男孩也許會一一羅列他的優點:有分析能力,頭腦聰明,考試成績不錯。他知道他做事情有一股子“不言放棄”的韌勁。還有些少年對別人給予他的評價更為敏感,諸如他為人友善,說話之前要先想想,不愿意傷害到別人的感受,等等。對于自己的缺點,他也一樣很清醒,知道自己有時候沒有好好去理解自己的朋友,有時候怒火升騰得太快,還有的時候過于自私。他能意識到自己拖拖拉拉不肯去做事,知道自己的懶惰。
◎◎注重“眼前”,對未來也有規劃
13 歲的少年人太注重于“眼前”,以至于對未來的愿望一條也說不出來,更別說我們老習慣的“三個愿望”了。要么就是反過來,假如他想不出什么具體的“愿望”的話,他又會說希望無論他想要多少個愿望都可以實現。雖然不少孩子的“愿望”仍然局限在對物質的渴望上,比如想要一套釣魚用具、一個更好的家,但是已經有一些孩子現在會首先想到別人,然后才想到自己。比如說,我們有一個少女的愿望是這樣的:第一個愿望是她希望“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能學會好好生活在一起”;第二個愿望是“希望我能親手設計我的家,包括家所有的家具和用具等”;第三個心愿,這也許才是最重要的,“愿我有一個男朋”。
對別人的苦痛的關心,尤其是身體疾苦的關心,是13 歲少年的典型特征。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們都祝愿這個世界沒有疾病。這個年齡的孩子也許還會很有全球觀念地希望“消除核武器”。
13 歲孩子對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想得很多,常常會就這一個問題跟自己的父母討論。他一一回想自己過去曾經想要選擇的職業,一個個地推翻。以前希望自己能當一個護士、獸醫、律師的這類愿望,很多人如今都改變了想法。有些13 歲的孩子已經意識到,他首先需要一定的體驗和閱歷才能知道自己將來到底想做什么。由于13 歲孩子目前追求知識的強烈興趣,這時他們最為常見的職業理想是當一名教師。這些想要當教師的少年人很清楚他將來愿意教什么年齡的學生,也就是從幼兒園到自己目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有些新的職業這時也進入了他的視野,比如說心理醫師、體育播音員等等。女孩子對婚姻和職業都有所考慮,不少人希望這兩者能夠兼顧,當然,大多數女孩子還是把婚姻放在首位。
我們所研究的這群13 歲孩子當中,有84% 的女生、88% 的男生打算將來上大學,而且這些人相當清楚他的選擇方向,而且很看重大學能夠提供些什么課程給他。不少人已經在考慮小型大學的優點。男女同校的大學看來更有吸引力。
13 歲的少年顯然已經在考慮未來的婚姻。實際上,這個年齡段對未來婚姻的關注達到了一個制高點。86% 的女生和88% 的男生打算將來結婚。男孩子有可能還沒有想好對未來的妻子的品性該有些什么要求,只有少數男生希望“她”應該是個聰明人。女孩子則希望未來的“他”跟她有共同的愛好,而且希望別人(尤其是她的好朋友)能喜歡她未來的“他”。
至于說到對生養子女的看法,希望要2 個孩子的仍然占主流,另外有14%的女生表示希望能有4 個或者更多孩子。
下一篇:留一些“后果”讓孩子承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