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進入初中,焉焉的語文課對寫作的要求更多的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老師稱此為Reflective Writing。前幾天我讀到了焉焉為學校做的一份習作,標題為《Parents Are Over Protective》(《父母“過度保護”孩子》)”。一看到標題,我立刻驚訝地叫出聲來,“哇!這不是所謂的直升機父母?”沒想到兒子在無意間觸碰到了曾經(jīng)風靡美國而后又被逐漸否定掉的一種教育方式:父母們像極了直升機,每分每秒都在孩子的上空盤旋,無時無刻不在守望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這種“過度保護”給孩子成長造成的不良后果,用當下網(wǎng)絡流行語來概括即為——只有杯具(悲劇),難見洗具(喜劇)。
杯具后果之一:孩子難以自我進步
焉焉的作文不長,但我發(fā)現(xiàn)他用一個十二歲孩子并不犀利,卻絲絲入扣的文字在表述為何孩子需要“屬于孩子們的自由”。全文開頭第一句是這樣寫的“雖然說‘父母保護孩子過度’是一個較有爭議的話題,但我還是認為父母的確是在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
接著,Ian立即進入他的第一個論點:孩子需要獨立與自由才能成長。他這樣寫道:“雖然,大家普遍都已認識到,像我這個年紀的孩子或更年幼的都是在親身體驗和自我探索中學習新事物的,然而仍有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拉在身邊,很少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這意味著孩子們不能靠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可探索的領域已被父母局限。如果我們不能去探索,那父母如何可以期望我們?nèi)〉米顑?yōu)異的表現(xiàn)呢?”
讀到這里,我開始有點“膽戰(zhàn)心驚”。因為,我想到自己兒時也是最反叛父母亦步亦趨的監(jiān)管。從上初中后,我即在心中認定:我的思想是獨立的,我的未來是掌握在自己的追求和努力中的。那么三十年過去了,我的孩子怎么遇到的仍是老問題?是做父母的仍在“壓抑”著自己孩子的思想和作為?這不竟讓我想到了孫悟空,他為保護唐僧而用金箍棒劃下了個 “保護圈”,而做父母的很可能把孫悟空的“保護圈”變成了唐僧的緊箍咒,當孩子們的行為思想稍有偏差時,就會拉緊緊箍咒,加緊施教。
杯具后果之二:恐懼成倍壘積
焉焉的第二個觀點是過份保護會代代相傳,最后變成謬誤的育兒常規(guī)。他說:“父母過分保護的另一個后果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旦遇到困難或是未知的境況,父母和孩子都會容易緊張,會害怕嘗試新事物,因此難以學習新知識。長此以往,當孩子變成父母后,他們則會承襲上一代的教養(yǎng)之道,久而久之這種模式則會成為理所當然的‘規(guī)矩’”。
在“心驚膽顫”了一下之后,我又被焉焉的“大智”感動了一下。他怎么就看到了“世襲”這個問題?我們前輩犯的錯,我輩還正在犯,為何?不就是焉焉講的:久而久之不合理的也變成了規(guī)矩。
中國的一句俗語“捧在手心怕掉,含在口里怕化”是最能形容“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細致到毛孔的愛護。所以,當任何可能有不確定因素的事發(fā)生時,父母已替孩子筑好圍欄,再通過語言把恐懼感反復灌輸給孩子。而這種恐懼則會成為孩子的“生活常識”,于是孩子們害怕的東西越來越多,顧忌的事情也越來越多。等到他們再做父母時,會很自然地重復父輩們的這份恐懼,讓下一代難以逾越“雷池”,甚少能夠成為開拓與創(chuàng)新之人。
杯具后果之三:難以獨立成人
“如果孩子總是在家長的保護之下成長,那如何學會獨立?”這是焉焉作文中最后的一個論點。他說:“獨立是別人教不來的,只有靠自己的實踐才能學會。如果總是有人處處為自己筑起一道防護線,那么孩子們何來機會去學習獨立?這道防護線對孩子的阻礙作用可以與電腦游戲相‘媲美',過分保護同樣可以讓孩子無法做到自己的最完善,孩子也可能會因此變得中庸(average),甚至有時更糟。”
看來孩子們已比父母看得更清更遠更明白。為什么我們還要那么視他們?yōu)槿跣。靠赡芩麄兊淖钥啬芰€不如我們,沒什么人生經(jīng)驗可談,如果我們時常提醒,遠近觀察,該出手時就伸手(給予幫助),該放手時就放手(給予自由空間),孩子應該會是我們更親的朋友,更能共同分享快樂的家人。
做父母的,先看懂自己才能更懂孩子。孩子尚幼,但不弱小,給他們天地,他們才會成才成人!(文:黃靜潔)
下一篇:聰明父母只教孩子8個道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明星童年搞笑趣事大曝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