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吃完肯德基出來,已是華燈初上。我們決定推著車子慢慢走回家。穿過大街小巷,我們還專門從魯魯上過的幼兒園經過。透過整齊的鐵柵欄,看見里面的景物,魯魯說:“原來那里是個蹦床,現在變成滑梯了;原來那里是個草坪,現在變成城堡了……”“呵呵呵,原來那里吊著兩個沙袋,你每天放學都要去打……”我們倆一邊說一邊走。看著魯魯老練地推著自行車,壯壯實實的,已經和我齊肩高了,我禁不住心中感動。
“真是看著看著就長大了!你那時候才四五歲,這么一點點高,坐自行車都要我抱上去。現在二年級了,可以幫我推車了。每次一回家,看到你笑瞇瞇的,我就高興。我真是覺得這一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你。”我說著拍了一下他的頭,動情地看著他。兒子的樣子真是永遠也看不夠。
魯魯轉過頭,也看著我,說:“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我的媽媽是魯稚。”
“我的媽媽是魯稚。”這句話讓我莫名感動,好像他在人世間找了一大圈,終于找到了我,他很滿意他的媽媽是我。
“兒子,有你這句話,老媽就是吃再多苦也值得了。”
有兒子走在身邊,感覺無比充實、無比溫暖。“知道嗎,魯魯,我為什么始終舍不得送你去讀寄宿學校?雖然有時候也埋怨你耽誤我好多事,但是想一想,你能和我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也就這么幾年,如果初中考上重點,就要到城里寄宿了。就算初中考不上,高中也考不上,大學怎么也得走了……”
“為什么大學非要走?”魯魯的語氣里有一絲著急,也有一絲傷感。
“因為你長大了,總得要獨立。就算不上大學,也得干別的,也會有自己的生活。”
“那我就考北京的大學。”
“行啊!我也希望你考上北京的大學。”
“嗯,到時候我就不用離開了。”
“就算是考上了北京的大學,也不一定就在家門口啊,還是得住在學校。老媽十二歲去讀體校,從此就離開家了,開始是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后來是兩個星期回一次。等到高中考上重點學校,也是住校。再后來考上大學,要坐兩天兩夜的火車,中間還得倒一次車,寒暑假才能回去一次。現在,我們在北京,外公在成都,長年累月都不在一起。你看,人這一輩子看起來很長,但是像我們現在這樣,一家人完完整整生活在一起的時間,也就只有這幾年。時間看著看著就過去了,過不了幾年,等你長大了,出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就這么短短的一段時間,我真是希望每時每刻都能和你在一起,接你送你,陪你吃飯,陪你做作業,給你買零食,給你講故事……”
我有點兒說不下去了。想起昨天下班很晚,魯魯非要等我回來一起吃飯,每次上班都是這樣,再晚他也非要等著我回來。在回家路上,我接到他爸的電話,說要開車到公交站來接我。我說不用了,不冷。他爸說:“魯魯都餓了,到處找東西吃,接你好快點兒。”我一下就心酸了,說不出的內疚。
茫茫人海,能做母子是一種緣分。現在想來,他來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種鋪墊,是一種背景,就是為他的到來而準備的。他一旦來了,我的生命就有了一種支撐,有了不斷充實的內容。
兒子是上帝的恩賜,上帝用血緣這種東西,把我們每一個人都變得有力量了,也有了幸福。謝謝!
下一篇:把脈“李公子”的家教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父母不能缺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