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今天周六,劉老師值班,一位媽媽帶著3歲的孩子來咨詢,奶奶在旁邊陪著。
劉老師帶媽媽參觀教室,孩子對幼兒園很好奇,東跑跑西蹦蹦,摸摸這碰碰那,奶奶則在一邊不停提醒“不能這”“不能那”“別這”“別那”的。
忽然,孩子摔倒了,“哇”地大哭起來,奶奶急忙把孩子抱起來,一邊埋怨孩子,一邊哄孩子,忙乎了一會,孩子哭聲不見消停,奶奶就打起了身邊的地板和凳子,說:“寶貝別哭,都怪這地板,還有這破凳子,奶奶給你出氣……”
只是孩子還是“哇哇”哭著,還變本加厲地躺倒在地上,看樣子一時半刻是停不了了,奶奶在一旁嘮叨著,束手無策。
劉老師走了過去,蹲在孩子身邊,問孩子:“寶貝,摔疼了吧?我可以把你扶起來嗎?”
孩子滿臉都是淚水,點了點頭。
劉老師把孩子抱了起來:“寶貝,摔疼了吧,來,老師揉揉。”劉老師輕輕地揉起了孩子的膝蓋,孩子漸漸安靜了下來?!昂命c了嗎?”孩子點點頭。劉老師把手從孩子膝蓋拿開,說:“現在,老師要揉揉地板,還要揉揉凳子,它們剛才也很疼啊。”說完,劉老師就去輕柔地撫摸地板和凳子,孩子驚奇地看著這一切,完全忘記了哭泣。
“你愿意幫老師一起,揉揉地板和凳子嗎?”“嗯?!焙⒆踊卮鸬溃捕紫聦W著劉老師的樣撫摸地板和凳子。
“好了,我聽見地板和凳子說不疼了。它們還說謝謝你啊?!薄皝?,我們倆握握手,老師替它們謝謝你。”劉老師和孩子握了握手,代替地板和凳子謝謝孩子,看得出來,孩子很
開心。
剩下的時間,孩子很安靜地在幼兒園玩著。
媽媽感慨萬千,走的時候對劉老師說:“原來應該這樣跟孩子說話啊,真是想不到。到了這個地方,怎么感覺自己的心就變了,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我堅持在教育中提倡“無分別的愛”。
什么是“無分別的愛”,與其單講一些枯燥的理論,不如通過本書中的案例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真正的生命教育、心靈教育、人性教育,必須無分別地愛所有的一切。這就是無分別的愛。
地板和凳子,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打它們,也許,不僅僅只是“玩”那么簡單。
我們要知道,孩子也是不折不扣的弱者,他們也沒有多少反抗的能力,
比地板和凳子強不了多少。更要知道,在很多時候,在很多場合,我們也是弱者,比孩子強不了多少,也沒有多少反抗的能力。
假如,當我們是弱者的時候,我們遭受了不公的待遇;那么,反過來,當我們在面對弱者的時候,也許,生命的慣性也會讓我們不公正地對待他們。
但是,如果這樣下去,這樣一代一代下去,人類永恒的幸福,就永遠不會到來,反過來,歷史只會在輪回中重演著無盡的相似悲劇。
怎么辦?就讓我們從這一刻開始,從對待地板和凳子的態度開始轉變吧。當生命連地板和凳子都可以憐愛的時候,還有什么是不可以喚醒和轉變的呢?就這樣,漸漸地,讓我們從“有分別的愛”轉變為“無分別的愛”吧。
唯有我們的轉變,才可以在生命至關重要的幼年時期,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無分別的愛”這顆高貴的種子。
這高貴的種子,會漸漸生根、生長、開花、結果。唯有它,才有能力,抹去生命曾經的創傷,抹去所有可能帶給下一代的感染和復發。
林老師寄語:
當生命連地板和凳子都可以憐愛的時候,還有什么是不可以喚醒和轉變的呢?
唯有我們的轉變,才可以在生命至關重要的幼年時期,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無分別的愛”這顆高貴的種子。
下一篇:小學生家庭必知十種方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吃手的故事:滿足孩子的安全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