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推薦序
有這樣一位母親,是我的幸運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總是知道我該做什么。我想,要是媽媽有時不要那么盡職地扮演“媽媽的角色”,我就能真正地好好玩 一玩了。可是,她卻從沒有停止過。雖說是這樣,但媽媽教導我的態度常常是溫柔隨和的。她很少對我大喊大叫或者態度強硬,媽媽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
媽媽很重視我精神層面的成長,這幾乎是她最優先考慮的方面。她努力使我喜歡去教堂,也在日常生活中向我解說《圣經》上 的做人原則和一些道德基礎。
媽媽在我的生活中扮演很多角色,她最重要的角色是我的保護者,保護我不受他人傷害,也保護我不受自己傷害。不管角色怎么 變化,媽媽總能很好地調整自己,迅速地進入新角色。她也總能用一種積極的態度時刻支持著我。對于我在不同年齡段表現出的不同需要,媽媽總能很好地滿足。媽媽理解我,她知道我已不再是個孩子,而她現在要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年輕人的媽媽。媽媽善于傾聽。她知道我是一個夜貓子,于是她會陪我熬夜,談論任何我想談的話題,直到我對自己的困惑有了答案。不管我在打籃球也好、上英語課也好,媽媽常常會適時地參與進來。她總能找到參與我生活的那個切入點。但她并不插手干擾我,她只是恰到好處地參與進來。從媽媽身上,我學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合理界限和隱私,因為媽媽一直很尊重我的私人空間。
孩子就像不成形的黏土一樣,非常容易受外界影響。母親沒有第二次機會,必須一次性地把手中的黏土捏成正確的形狀。我很感激媽媽,我想我算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兒子 泰勒 • 席肯
媽媽總說我們讓她臉上有光。我和泰勒很高興媽媽能這么說,但其實媽媽才真是我們的光榮。不知道有多少人向我們說過“你們 的媽媽真棒!”,要是每聽一次這種話,我們就能收到一塊錢的話,我和泰勒準攢夠錢買一個小島了。當然,泰勒一定會把錢投進高收益共同基金里,而我真心會考慮買個小島!
當你讀完這本書時,你就會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愛我的媽媽了。比如說有下面的這些原因:
媽媽簡直是一個育兒天才。簡單說來,她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人之一。(我并不是因為我像她才這么說的哦!)對于任何情況、任何問題、任何事情,她絕對知道要怎么應付。
媽媽始終表里如一。不管是在全國會議上講話的她,還是和我單獨吃飯時的她,都是最真實的。她并不因觀眾的不同而改變自己, 因為她根本不需要那樣做。
媽媽是個很有趣的人。雖然這本書的題材算是嚴肅,但我敢說有些地方一定會讓你笑出聲來。在我和哥哥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給媽媽制造了不少喜劇化的時刻。小部分時候她被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大部分時候她陪我們一起哈哈大笑。哪怕在困難的時刻,媽媽也總是充滿了幽默感。
媽媽從不不懂裝懂,但即使是她不懂的問題,她也往往知道哪里能找到答案。當我們有問題問她,她首先會向《圣經》和 上帝尋找答案。媽媽在生活中處處實踐著她的信仰,上帝既是她的伙伴也是她的導師,在這一點上,媽媽親身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我愛媽媽的理由遠不止這些,我愛她的方式也是說都說不完。我無法用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她引導我、養育我、鼓勵我,是我的良師、我的益友、我的保護者。她給我最多的智慧和啟發。我和媽媽的親子關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最有意義的關系。希望在閱讀本書之后,你也可以和你的孩子建立這樣的關系——充滿友誼和愛的親子關系。
——女兒 蒂法尼 • 席肯
我們歡迎你閱讀本書,你會看到我們生活的點滴,也會從我們的媽媽身上學到一些育兒的智慧。我們真心希望,這本書能給你帶來一些小小的改變。希望你掩卷之時,能更了解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孩子,也更了解上帝。我們深深欣賞媽媽的智慧,希望你也一樣。
泰勒 • 席肯和蒂法尼 • 席肯 謹啟
自序
作為母親,你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這些年來,我讀過很多親子方面的書籍:有關于為母之道的、關于育兒方法的,還有關于孩子特質的。總的來說,每本書都能讓 我學到新的東西,其中不少都讓我受益良多。
讀到這里,你們一定會問:“既然如此,又何必寫一本新的親子書呢?”
雖然我讀過的大多數親子書都是為母親們而寫的,但他們卻忘記了,親子關系其實是一件關于母親的事情。作為母親,你本身才是孩子成長發展的關鍵。如果僅僅從孩子的角度來審視母親的角色,很多重要的東西就會被忽略,這對孩子并不好。
所以,我希望這本書是關于你的!當然,這本書同時也是關于你的孩子的。和其他書不同的是,本書介紹的育兒之道,首先需要你好好花點兒時間審視你自己、審視你扮演的母親角色、審視你對自己的認識。因為,要為孩子提供更強的支持和引導,你首先必須成為一個更強的母親、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希望讀完這本書后你能清楚地看到,當上帝創造你的孩子的時候,他充分考慮了你的角色。我希望你能理解,你對孩子生命的進程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在孩子面前,你必須言傳身教,以正直的態度生活。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尊重你、信任你,你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力。缺少這些,便無法做到不留遺憾地去愛。
最后,我想強調上帝在你育兒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在你育兒的過程中,上帝會一直陪伴著你。記住,上帝愛你的孩子,也同樣深深地愛著你。
在本書中,你會學到很多關于孩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你會學到很多關于你自己的東西。只有當你充分了解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位置,你才能把上帝的智慧傳給你的下一代。
這是一個母親寫給天下所有母親的話。
凱瑟琳 • 席肯
序章
誰是你最想要影響的人?
我名片的正中心是一個檸檬綠的破折號,干凈利落又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破折號不僅是我公司的名字——“破折號組織”,還 是我人生的寫照。我覺得破折號完全代表了我,我的本質就是這么 簡簡單單。
我用“破折號”來命名公司,是因為人們看到這個綠色破折號,總會問起這個名字的來歷。
破折號一說來自我的朋友菲爾。他那時候是我孩子的校長,卻在開學前不幸被診斷出患有癌癥。于是,菲爾請了一年病假,同癌 癥作斗爭,但他仍以校長身份出席了當年學校的畢業典禮并致辭。
畢業典禮上,菲爾念了一首詩——琳達 • 埃利斯的《破折號》(1996 年)。也許你聽說過這首詩。詩大意是說:當我們歸于塵土, 墓碑上會銘刻我們的生日和忌日,而常被忽略的,是那個連接我們 生日和忌日的符號——破折號。
小小的破折號,多么簡單的一個符號。 菲爾說,我們死后,人們不會記得我們的生日和忌日,但他們會記得我們活著的時候做過什么。
這個小小的破折號,卻蘊含著這么深刻的哲理。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關于“破折號”的問題常常擺在我面前:
我人生的意義在哪里?我死后人們會記得我什么?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先回答另一個困擾我的問題:
誰是我最想要影響的人?或者說,我的努力最能改變哪些人的命運呢?
是的,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用我的人生去影響他人,而是究竟該選誰作為影響的對象。只有回答了這個問題,我才可能知道怎樣 在我的“破折號”里留下一些人們會記住的東西。
我最先考慮的當然是我身邊的人。作為女人,自然而然,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們,他們需要我的照顧和教育。
當然我知道,我對丈夫尼爾也負有很大的責任。但夫妻關系畢竟和親子關系不同。兩個成年人走到一起時,或多或少都已經了解對方的個性,這種了解會成為夫妻關系的基礎。而親子關系則完全不同。對大多數人來說,那個小家伙那樣幼小無依地闖入我們的生活,事事都依賴我們照顧。孩子出生之前,我們對孩子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
會是男孩,還是女孩?會富有運動天賦,還是充滿藝術氣息?會沉穩內向,還是活潑外向? 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抱有無窮無盡的問題。有些問題的答案很快就清楚了(例如是男孩還是女孩),有些則需要不斷觀察才能知道答案。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他們不斷變化的個性特質也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孩子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當然,我們要談的并不是關于孩子,而是關于我們自己、關于母親的角色。 母親的職責到底是什么呢?
育兒之道,不僅關乎孩子,也關乎你
關于育兒,很多女人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覺得孩子是整個育 兒過程中的唯一重點。事實上,孩子遠遠不是育兒的全部,母親對自我的認識,以及母親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都是育兒之旅的重要 組成部分。育兒的過程讓一個母親認識到自己的真正價值,因為只有面對各種挑戰時,你才能學會做最好的自己。在育兒的過程中,你的種種焦慮與恐懼需要一個釋放的途徑,所以你需要上帝。上帝是你育兒之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完全了解你,是你育兒過程中最好的伙伴。所以說,雖然孩子理所當然是育兒的重點,卻并不是育兒的全部。
當你進入母親的角色,自然而然,你會把絕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但實際上,育兒的過程會把你心中一些深層的東西 挖掘出來。你會驚訝于原來你的內心深處有那么多你從不知道的感情、態度、恐懼、渴望和喜悅,而育兒這個過程使它們清楚地浮現出來。如果你在做母親的過程中用心去感受這些深刻的改變,你將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做一個有明確的育兒目標的母親常常要面對一個悖論:要做一個好母親,她的育兒決定應該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基于母親 的需要,也不是基于她內心的恐懼,或是某些非理性的期望。然而, 孩子當下的生活片段,卻常常會觸及母親的過去,甚至喚起她的童 年記憶。在這種時候,一個有原則的母親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她會認真體會此間的聯系,而不是僅僅沉溺于當下的片段帶給她的感受。這種做母親的態度才更有深度,而不只是做表面工夫。這樣 的母親會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成長,因為她知道,孩子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是獨特的,都是極為重要的,如果不加重視,就會錯過孩子一些發展和成長的獨特機會。 而這個悖論的另一面則是,基于上述一切為孩子著想的精神,做母親的往往會忽略自己的基本感情需要。所以,育兒之道的另一面是,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女兒、一位朋友,以及一個“人”,你必須在育兒的過程中不斷追尋更豐富的自我,以達到你人生的新境界。從你懷孕開始,到你把孩子送進大學校門,這其中和這以后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都是你心靈成長的機會。一個有原則的母親,不應該忽視自我,而是要從育兒的過程中學習人生的道理,在情感和靈魂的各方面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孩子是母親生活中的決定性因素,有了孩子之后,母親需要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努力做一個好媽媽。正確的育兒之道便是,一個母親需要意識到,孩子不僅是我們的喜悅之源和我們新的生命意義,也是上帝賜予我們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的機會。所以,我一直這么說:育兒之道,不僅關乎孩子,也關乎你自己。
我常常問媽媽們:“你最想要影響誰?” 99.9% 的媽媽都會回答:“我最想要影響我的孩子。”如果你也是這樣回答的,那么你首先必須弄清楚你希望帶給孩子什么樣的影響,以及你要如何達成這 種影響。你不能只是完全“順其自然”。坐等好運降臨,并不能讓一切如你所愿。
我們需要相信,投資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是極有價值的。想要成功地影響孩子,一個明確的育兒計劃是必不可少的。
幾年前,我和我的朋友戴安娜一起去亞特蘭大參加一個好友的婚禮。我的另一個朋友蘇珊正好住在亞特蘭大市郊。蘇珊一直邀請我隨時去她家住,甚至讓我保管著她家的鑰匙。由于那個周末蘇珊不在家,于是我和戴安娜決定去蘇珊家暫住。
我跟戴安娜說,我能毫不費力地找到蘇珊家,因為我實在是去過那兒太多次了。雖然說上次去蘇珊家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我仍然自信滿滿,自以為絕不會迷路。
你注意到了嗎?我當時的心態是“自信滿滿”。 在去蘇珊家的路上,我開車經過了幾個熟悉的街區,當時我依然充滿自信。但是當我該從州際公路上找出口下去的時候,我卻不再那么確定了。到底該從哪個出口下去呢?好像是 102 出口吧,還是106 出口呢? 105 聽上去也蠻熟悉的啊。
我們一個出口一個出口地試,四處尋找能指向蘇珊家的地標。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意識到,過去一年中這個區域發生了很多變化。一棟棟新建筑拔地而起,購物中心改成了新的單排商業區,市容美化工程讓整個社區大不一樣了。我以為自己很熟悉這一區域,卻沒考慮到一年內它可以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好在戴安娜早就習慣了我制造的種種險情。和我穿越美國,同行了數千英里之后,她已經學會了順其自然。哪怕是凌晨 1 點我們 開去一家消防站問路的時候,戴安娜仍然保持著她的幽默感。
直到現在,我和戴安娜還常常提起那個夜晚,越說越覺得好笑。現在想來,那沒什么大不了,當時最差的情況也不過是我們得找家旅館住下而已。
我以為我認識路,結果到了那里我卻迷路了。如果在育兒方面你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你的處境就會像我的這個亞特蘭大之夜一樣。我們滿懷信心地開始育兒的旅程,然而等到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的時候,我們卻發現自己似乎迷失了。到那時,我們只能傷心、內疚、后悔不已。
也許最終的結果和我們預期的相差不大,但我們心中對自己或孩子的期望,哪怕有一點沒能實現,也不能算圓滿地完成了育兒的任務。
最令人難過的是,你可曾想過,上帝從不希望我們生活在育兒失敗的后悔、疑慮和自責中。雖然育兒可能是我們人生中最艱難的 任務,但只要你順應造物主的旨意,育兒的過程也會是我們人生中最有意義、最有力量和最接近上帝的經歷。
下一篇:測智商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道德意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