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維露卡的物質占有欲望
維露卡對物質的占有欲望極其強烈,每當獲得她要求的物質后,她便對這個物質失去了興趣,開始尋找下一個物質目標,通過不斷占有物質來滿足自己的占有欲望,這是她的精神愉悅方式。
當旺卡先生的巧克力金券吸引著全世界眾多孩子時,維露卡向爸爸發出了命令:“我要我的金券!”當得到金券的瞬間,維露卡立即向爸爸下達了第二個命令:“我要一只小馬!”當維露卡看到會剝松子的松鼠后,向父親下達了第三個命令:“我要一只受過訓練的松鼠!”在離開工廠的時候,維露卡看見了會飛的玻璃電梯,她向父親下達了第四個命令:“我要那個會飛的電梯!”維露卡就這樣不停地向父親索要物質,金券對于維露卡來說僅僅代表著她對下一個物質大獎占有的機會,她根本不喜歡巧克力工廠;
占有一匹小馬僅僅是為了使她占有的小馬的數量增加;占有會剝松子的小松鼠是為了她所占有小動物的品種增加;想要會飛的玻璃電梯是因為“我還沒有占有過這樣的東西”。一旦被她占有,這個物質對于她來說就已經失去了任何意義。維露卡不會因為獲得這個物質而感受到幸福和滿足,永遠在期盼著對下一個物質的占有,所以,維露卡對于物質僅僅是欲望,而不是需要。
查理對獲得的物質物盡其用,這是他的需要。比如,爸爸給他的牙膏蓋被查理用來搭建了巧克力工廠的模型,這個模型給查理帶來了夢想,讓查理的精神獲得了愉悅;金券對于查理來說是夢想的實現,能夠進入巧克力工廠參觀并見到具有傳奇色彩的旺卡先生,是他內心渴求已久的愿望,查理會因為需要被滿足而感到幸福和快樂。
當孩子提出對物質的要求時,父母要判斷這是孩子的需要,還是孩子難以滿足的占有欲望。孩子的需要父母一定要滿足,如果是占有欲望,父母不能夠去滿足。比如,孩子提出買玩具的時候,如果玩具是孩子內心渴求已久的,他會愛不釋手,可以考慮滿足孩子對這個玩具的需要。如果孩子在得到這個玩具后既不喜歡也不愿意玩耍,很快又向父母提出買另外的玩具,那么,孩子對這個玩具就是占有欲望,父母可以不滿足孩子。
精神營養不良的維露卡
維露卡在物質上獲得了富養,要什么有什么,而維露卡精神的“我”卻在遭受嚴重的營養不良,我們來看看維露卡精神的“我”是怎樣的。
●不懂得尊重。當她每次向父親索要物質時都是惡狠狠地對著父親下達命令。
●不懂得感激。當父親把金券交給維露卡的時候,她沒有表達出感激和興奮,而是立即惡狠狠地給父親下達了“我還要一匹小馬”的命令。
●沒有同情心。當看到紫羅蘭被口香糖變成藍莓時,她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也為紫羅蘭的出局倍感輕松。
●不真誠。她虛情假意地對紫羅蘭說我們成為好朋友吧,然后挽起紫羅蘭的手臂一起參觀工廠,其實,她對競爭對手紫羅蘭內心充滿了嫉妒和不滿。
●不遵守規則。旺卡先生說:不可以翻越欄桿進入松鼠工作區,不要去碰松鼠,維露卡根本不理睬工廠的規則。
●功利心。參觀巧克力工廠的過程中,維露卡懷揣競爭的目的,她不能夠像查理那樣盡情享受工廠帶來的神奇和美,她的注意力在競爭對手身上。
維露卡的精神成長過程中,被父母輸入了怎樣的變質養料才會變成如此營養不良呢?
●用物質代替對孩子的愛。父親對維露卡的物質要求是有求必應,他將滿足女兒的物質要求作為愛的方式?!拔易钣憛捒吹轿业膶氊惻畠翰婚_心!”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對物質不珍惜。父親買下了那座城市所有的旺卡巧克力,巧克力都被當做垃圾扔掉,只留下了那張金券,父親對物質的不珍惜潛移默化地傳給了維露卡。
●不提升孩子精神愉悅的品質。爸爸只會滿足維露卡對小動物的占有,不明白給孩子養寵物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照顧、建立并珍惜情感,有同情心。
●不要求孩子遵守規則。當維露卡無視旺卡的規則而翻越欄桿想抱走小松鼠時,爸爸沒有阻止,而是任由女兒的任性。
正是父母給予維露卡低劣的精神養料,讓她即使有了富裕的物質,也沒有高貴的精神品質。
高貴與富有的區別
我曾經到一個城市講課,到一所幼兒園考察時,一個5歲女孩吸引了我的目光。女孩的父親是成功商人,媽媽是全職母親,有兩個孩子,女孩是老大。媽媽為女兒買了很多進口的漂亮衣服,已經掛滿兩個大衣柜,女孩每天的穿著幾乎不重復,媽媽認為高級的穿著能夠培養高貴的氣質。
在幼兒園里,這個5歲的女孩已經會用穿著來顯示自己的優勢,對她不喜歡或者發生了矛盾的小朋友,就說:“你的衣服很難看,我不和你玩?!币粋€小朋友就因為她說自己的衣服難看,回到家里要求媽媽不要給自己穿這樣的衣服了。女孩選擇性地與衣服穿得好看的小朋友一起玩。女孩的媽媽向我述說女兒如何難以管教:“她經常故意折磨我,該吃晚餐的時候不吃,夜里12點要我起床給她煮飯吃,我起床煮好飯她又不吃了,我真不知道該怎么管教她了!”
這是一個被物質富養而缺乏精神養料的女孩,這位媽媽缺乏怎樣的育兒智慧呢?首先,媽媽給女兒買衣服不是為了滿足女兒的需要,因為5歲女孩并不需要每天一款的新衣服,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我要女兒每天一款時裝,這樣能夠顯示女兒的富有和高貴;其次,媽媽不明白,人的高貴是精神養料建構起來的,“高貴”是用來描述人類精神的詞匯,與人穿戴的衣物和珠寶無關,一個人有很多貴重的物品或有很多的錢叫“富有”,但不叫“高貴”;第三,媽媽不懂得如何與女兒建構晚餐的規則,缺乏教養孩子的智慧;第四,媽媽不能夠感覺女兒行為背后的心理:女兒不吃媽媽夜里為自己煮好的飯,說明孩子根本不餓,或
許是因為第二個孩子的出生導致女兒想吸引媽媽的關注,或許是女兒內心空虛而感到痛苦;第五,媽媽過度注重女兒衣服穿著,讓女兒錯誤認為在人際交往中更多地注重物質層面,而忽略了從心靈去感受與小朋友之間的情感,從而阻礙了孩子的人際關系能力發展。
高貴是指人格層面的精神品質,富有是指物質層面的擁有程度,物質的富有不能夠等同精神的品質。這是現實中人們常常混淆的兩個概念。
下一篇:《你的6歲孩子》名家推薦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必須避免這些禁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