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的家長大多都有這樣的困惑:明知孩子的負擔太重,功課太多,想給孩子松松綁,但看到別人的孩子周末都參加培訓班,又擔心自己的孩子競爭不過他人,在升學考試中落后。所以,他們會在一種矛盾、焦慮和攀比的心態中,也給孩子報各種班、加壓。說到底,只要現行的高考制度存在,應試教育的模式都不會得到根本改變。這不是哪個人、哪個部門能解決的,也不是短時間能轉變的局面。
在這個現實問題面前,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我的建議是:周旋,用智慧和這樣的體制靈活周旋。既不完全與它決裂,游離于體制之外,又用適當的方式,減輕孩子的負擔,保證孩子的健全心理和健康成長。
在應試教育中,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雖然你可以認為這很片面,但你卻不能完全排斥它。因為這是一個孩子在學校里地位的確定和自信的依靠所在。你說得再天花亂墜、頭頭是道都沒用,孩子一到學校,成績的因素自然就擺在那里。老師、同學對他的態度,他對自己的評價,都離不開“學習成績”這個基本點。
作為學生,你是無法忽略成績的作用的。這是一個“硬指標”,一切的忽視都是自欺欺人。我們既不能“唯分數論英雄”,以追求成績來代替一切,但也不能看輕分數的作用。正確的態度是,在戰略上藐視它——成績只是對知識的一種檢驗方式,勝不足以驕,敗不足以餒;但在戰術上要重視它——認真學習,每次考試盡量爭取高分。
作為家長,我們要做到,無論孩子成績如何,只要他付出努力了,那就是一個好孩子,我們都要鼓勵他,支持他,為他打氣加油。平時,我們要注重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他總結出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科學合理地安排好學習時間,期待他爭取更好的成績。
在應試教育的體制里,如果將孩子完全置身于外,一味地強調素質、能力、興趣、自由的個性、創意的想象、天性的發揮、快樂的游戲等等,雖然可能有極少數天賦好的孩子最終也能成才,但這樣的概率是極低的,只能作為個案特殊對待,不具備推廣意義。對絕大多數普通的孩子來說,這樣是不科學,也是有害的。
如果,一個孩子在一次次的學習競爭中總是落后于人,錯失了一所所優秀的小學、中學、大學,那么,不管家長如何鼓勵他,他也很難抹去“失敗”的陰影,很難樹立自信,也很難真正快樂起來。
我想,我們應該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既不盲目加壓,也不置之不理,更不放任自流,而是幫助他一起勇敢地參與競爭,迎接挑戰。(盛瓊)
下一篇:美國家長孩子的十大原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折斷孩子翅膀的陪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