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收入減少十幾萬 大房不住租小房
孟母三遷難比今日媽媽陪讀
專家稱,陪讀沒有好壞,陪好要講技巧
兒子上一年級
白領辭職做“全職媽媽”
李麗女士的孩子被江南一所名校錄取了,新學期就要讀一年級了。為了照顧孩子的學習起居,已做到公司高管的李麗決定辭職。
“回家后,每年要減少一二十萬的收入。為了孩子就近上學,只得空著自己三室兩廳的大房子,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一室一廳,每月費用接近兩千元。但這些經濟賬,相比孩子的前途,算不了什么。”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在一年前就“潛水”到學校的論壇進行過了充分的了解。“學校是名校,孩子之間的競爭很激烈,老師對家長的要求也很高。孩子要想在學校出類拔萃,必須要有一個家長全程陪同,全身心投入。好不容易把孩子送進名校,我可不能讓他因為我們家長的原因,輸給同學們。” 她說。
什么時候做早點,什么時候叫孩子起床,什么時候送孩子上學,什么時候與老師溝通,怎樣與孩子同步學習,輔導孩子功課……對于辭職后的陪讀生活,李女士做了周密的規劃。
9年換4個學校
女兒要求安定的環境
相比李女士的欣然辭職陪讀,女兒今年升高中的張蔓女士則有些無可奈何。
據介紹,張蔓的女兒今年考入了江南一所省級示范高中,本以為學校有寄宿,錄取之后才知道,學校暫時還沒能力接受學生住讀。
“這些年,我和孩子父親因為工作經常變動,從小學到初中9年,孩子換了4個學校,我們都覺得對不起她。這一次,孩子很爭氣,自己考上了省示范。孩子只提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夠有穩定的學習環境。”
張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她和老公的收入并不高,但還是決定由她在學校附近全職陪讀。
“高中學習生活很緊張,孩子身體需要營養,起居需要人照顧。只求苦三年,孩子有個好結果。”
全職陪讀
沒有好壞但有成敗
關于陪讀,社會上一直是有褒有貶,特別是對于職場精英,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
對此,有社會專家表示,是否陪讀,是孩子家長的自由選擇,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成本和產出賬,沒有對錯好壞。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陪讀,都能達到預期效果,這個不一定。
“有的家長陪讀起到了正效應,也有不少家長陪讀起到了負作用,有的家庭甚至因為陪讀搞得親子關系破裂。”
資深教育人士認為,家長的心態以及在陪讀中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非常重要。
“陪讀不是一天兩天,多的一個學段六年,少的一個學段三年。所以,家長在決定陪讀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考慮。這不僅關乎孩子前途,也關系到一個家庭的走向。”(記者 周銳)
新學年馬上就要開學了,又一批家長開始投身“陪讀大軍”的行列,其中多數是“陪讀媽媽”。眼下,在我市一些知名中小學校周邊的小區里,又開始出現“陪讀媽媽”的身影,昨天,記者對她們進行了走訪。
七成小學生是由媽媽參加家長會
家庭教育中爸爸缺位不利于孩子平衡發展
本報訊(見習記者李晗)在外校美加分校和本報共同舉辦的“美加陽光夏令營”活動中,主辦方向參加夏令營的100余名學生發放了家庭調查問卷。昨天出爐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調查題中,“哪位家長經常參加你的家長會”一項,有73.5%的小學生選擇“媽媽”,而選擇“父親經常參加”的只有17.1%。“媽媽的空閑時間在做什么?”有32.7%學生選擇的是“帶我去培優”。“你每周與父母的相處的時間有多少?”選擇“放學后大部分時間與媽媽在一起”的學生高達79.6%,有20%的學生選擇了“爸爸很忙,幾乎每天都見不到”。在“在你成長過程中,你認為誰付出的精力最多”一欄,填寫“媽媽”的比例達到75%。
在問卷最后的“最想對父母說些什么”一欄,大部分學生把想說的話留給了媽媽。“希望媽媽能多注意身體。”“希望媽媽不要再偷偷翻我的書包。”“希望媽媽在幫我報培優班之前,先了解我的想法。”“希望媽媽不要在大庭廣眾下批評我。”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認為,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母親往往“包辦”一切,而父親因為工作等原因在孩子的生活中常常“缺位”。作為父親,應該盡可能多的參與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同時吸取父母雙方的優點,更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完善。
下一篇:“第三學期”何時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歲小兒也有資格買經適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