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侄女才5歲,還在上幼兒園中班。不過別看她人小,這個夏天她比大人還忙,在幼兒園當老師的媽媽為了她報了三個興趣班:圍棋、舞蹈、電子琴。幾乎每天她都要在奶奶的陪伴下頂著大太陽去上課。
有一天我跟著她去上圍棋課,想看看到底能學到啥。老師在前面講,她在下面不是搖凳子就是東張西望。整整兩節課,她都沒有認真地聽老師講十分鐘,甚至到了最后幾分鐘,她開始和別的小朋友講起話來。課后,我問小侄女為什么不好好聽課?她撇撇嘴,說想去鄉下爺爺那里玩泥巴。
5歲小孩的暑假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就是應該玩泥巴,嘗試各種各樣的玩具,在大自然中“撒野”。可惜的是,和小侄女一樣,大部分孩子的暑假都是在上培訓班的“圈養”中度過的。
杭州有位初中班主任最近對班里近30位學生進行了家訪,發現所有的學生都參加了暑假培訓班,少的一兩個,多的四五個。其中有個學生偷偷地告訴班主任,她經常背著父母逃課,理由是“憑什么平時要上課,暑假了還要上課呢?”
是呀,憑什么孩子的暑假只有暑沒有假呢?放暑假的理由就是讓學生能夠在忙碌的一學期后得到放松,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現實是大部分城市的孩子不知道暑假為何物。他們在父母的“好心”安排下,上著各種不情愿的培訓班。
這樣的培訓班有沒有效果暫且不說,單純從孩子的成長來說,他們失去了太多原本屬于他們的樂趣。廈門大學下學期將開設爬樹課的消息前幾天在網上引起熱議,很多網民力挺這門“吊兒郎當”的課程,原因這樣的課程可以彌補童年不足的缺憾。很多網民“吐槽”,在應試教育中小時候享受的童年太少。
童年有多重要?暑假在童年中又有多重要?我想家長們其實都知道答案。雖是這個話題老生常談,然而作為記者,不得不一次次呼吁:放暑假一條生路,還孩子一個童年。
下一篇:個性化暑假真能發展特長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國式暑假點醒中國式家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