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節過后,孩子們的荷包變鼓了——裝滿了來自長輩的壓歲錢。不過,壓歲錢的歸屬問題,成了一些家長和孩子“甜蜜的煩惱”。
“讀小學的孩子認為‘壓歲錢給我也就是我們家的錢’,很早熟。”昨日,武漢網友“遠遠媽”在一家教育論壇寫下了由孩子不愛壓歲錢而產生的困惑。另一名網友也跟帖表示,自己前些年都把孩子的壓歲錢直接沒收了,孩子很不高興,“今年的壓歲錢,她緊緊地攥在自己的荷包里,到處藏,不讓我看到。”
記者隨機調查了武漢20名家長,發現孩子們的壓歲錢多在2000元——8000元之間,對于孩子壓歲錢的處置,有11名家長表示全部沒收,還有部分人表示給孩子辦個存折存著、代為保管,或者拿出小比例的給孩子自行支配、其余沒收。
家住光谷的盧先生說,兒子今年收到了5000元壓歲錢,但自己給出了一萬,“這錢并不是大家白給的,當然要從孩子那里收回。”
“收到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的壓歲錢,我本來很高興的,可他們一走,媽媽就把紅包收走了,很沒意思。”光谷二小四年級學生玉玉(化名)抱怨道:“我有自己很想買的東西,本來想花壓歲錢買的,現在還得跟媽媽要。”
武昌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認為,父母將孩子的壓歲錢一律收回,不僅會造成孩子情緒的失落,而且失去了培養孩子獨立理財能力的絕佳機會。如果壓歲錢給孩子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煩惱,那就違背了壓歲錢美好的初衷。“孩子是壓歲錢的主人,因此父母處理壓歲錢要照顧孩子的心理需求。”他建議,父母應巧妙引導孩子,對于年齡稍小的孩子,家長可與孩子一起商量壓歲錢的用途;如果存到銀行,也可與孩子一起計算儲蓄產品的利息,啟發其理財意識。對于較大的孩子,家長則可以引導他們自己制定理財計劃,提醒他們不要攀比。
下一篇: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與BB談幼兒園里那些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