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山東濟南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統一佩戴著近來備受爭議的“綠領巾”在濟南動物園游玩。
幼兒園的負責人說,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教育方式對不對。孩子們的年齡還小,還不夠加入少先隊員的年齡,給他們統一佩戴綠領巾是對孩子的一種激勵措施。他們不會受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綠領巾事件”的影響,而改變這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給孩子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年人希望借此為之灌輸的東西。
缺乏財商產生“四大家族”
“由于中國年輕一代缺乏財商,導致了新‘四大家族’的產生。”光大銀行國際金融理財師任遠在開場時便分析了中國的新“四大家族”———首先是卡奴族,這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是許多80 后年輕人擁有多張信用卡,每個月都在卡與卡之間“倒來倒去”;其次是房奴族, 房貸占家庭收入不宜超過, 但現在很多年輕家庭超過了50%;第三是月光族,根本存不了錢;第四就是啃老族,花掉父母的養老錢。
傳統的財商觀念也許成了孩子們成長的一種羈絆, 對此家長卻可能毫無意識。比如家長常教育孩子“你這樣花錢,老子掙錢容易嗎! ”“錢是存來讀書用的!好好學習,不然就沒有好工作。”“沒錢就討不到老婆了! ”
理財專家表示, 親子理財教育不僅是指導家長幫助兒童認識勞動的價值和父母工作的意義,還幫助孩子學習規劃夢想、管理人生, 更重要的是在親子理財教育過程中, 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從小養成良好的理財行為習慣,從而奠定幸福人生基礎。
做家務獎錢要有技巧
孩子掙錢可以從小培養, 那么干家務給錢是不是應該呢? 這個并沒有統一的答案。有家長說,給錢可以引導孩子自食其力的觀念, 但有家長則認為會讓孩子忽視了基本的家庭義務, 同時不懂感恩甚至惟利是圖。專家的建議是,“比如倒垃圾,在孩子5 歲前,這是他的勞動能力所不及的,為了鼓勵他的勞動興趣,你可以給他一定的經濟報酬, 讓他學會把錢存起來,去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5 歲以后,按照他的勞動能力,他足以擔負倒垃圾這項任務, 這已經是他的義務,就可以不給錢。”類似的,可以教育孩子把廢品拿去賣, 教育他任何東西都要珍惜,都是有價值的。
到了一定年齡, 孩子可以兼職賺錢了, 這時就可以鼓勵他,“如果你打工賺元,那么我補貼500 元。”以此引導他通過勞動養活自己。但是必須正本清源的是, 第一絕對不能省飯錢去買玩具和書,第二絕對不能靠幫同學做作業賺錢。
引導孩子有計劃存錢
掙錢之外,就要學會花錢。與會專家建議,給孩子一個賬本,并準時按月給孩子支付零用錢,不要隨要隨給。到下一個月,必須交賬本才能領到新的零用錢。這樣迫使孩子形成理財的習慣, 逐漸形成有計劃地花錢,在一定限度內把錢花好,而不至于無底洞。
除了掙錢和花錢,存錢也是必須的。
“不在于存多少, 而在于儲蓄這一個習慣。” 任遠說,如果給孩子100 元,那么不要求他就能存50 元, 哪怕堅持存元都是好的習慣。存錢也要有分門別類的習慣,比如給三個存錢罐,讓孩子分別貼上卡通標簽。比如一個是書本,一個是玩具, 一個是零食, 還可以把目標比如“一輛單車”貼上去。這樣讓孩子養成積少成多、達成目標的心理習慣。在小學的時候,就可以帶孩子去銀行,讓孩子自己開存折存錢。“記得是開存折,這樣孩子就會對所有的流水收支有個明確的感受,懂得錢的來去和積累。”
實例分析:特別“摳門”的小孩
場景一:母親節那天,瑤瑤咬牙給媽媽和外婆各買了一支康乃馨,媽媽和姥姥很感動。可是接下來兩個星期,瑤瑤都在念叨“這可花了我兩個星期的零花錢啊”。最后不得已,媽媽把錢還給了瑤瑤。
場景二:瑤瑤一家和爸爸的朋友出去吃飯。點餐前, 瑤瑤問:“這頓飯是我們請嗎?”當她知道是叔叔請的, 就高興地松了一口氣說:“這樣我就放心了。”爸爸媽媽聽了非常尷尬。
專家支招:瑤瑤對金錢格外擔心,說明她對金錢看得太重,甚至產生焦慮。可能是父母平時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表演”讓她產生一些認知:有錢才能買東西、上學和給親人買東西,因此錢很重要,自己家里錢有限,必須省著花,才能細水長流。
建議父母適度讓瑤瑤參與一些家庭財政計劃,如果年齡稍大,可以讓她了解家里的財政狀況, 讓她知道父母大概的收入, 緩解她對錢的焦慮。讓她懂得金錢的用途最終是消費,只要有價值,就值得花錢。節約還是為了合理消費, 而不是守著錢不放就是最好的。
問答題:爸媽誰賺錢更多?
孩子問: 爸爸和媽媽相比誰賺的錢更多?
專家分析: 學齡前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觀察能力, 他們會通過平時誰付錢來判斷誰更有錢。比如全家一起去超市購物, 他會注意是媽媽掏錢包來付錢的, 于是認為媽媽有錢。但是在全家一起去吃飯,埋單的又是爸爸, 他又會認為是爸爸更有錢。
如果此時父母再將金錢作為武器來對付彼此或者孩子, 比如無條件給孩子買東西討好孩子, 讓他跟自己親, 這對孩子的混亂金錢觀無疑是火上澆油。建議父母如果在理財和消費上無法統一, 那么起碼在面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時候,要共同作戰。以有良好消費習慣的一方為主進行教育。還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的財富是家庭共有的, 避免孩子問到誰有錢的問題。
不同年齡階段的財商培養內容:
3歲以前: 辨認錢幣面值
5歲:讓孩子知道錢是怎么來的
6歲: 讓孩子數清大量錢幣
7歲: 懂得看價格標簽
8歲:可以通過勞動賺錢
9歲: 能制訂簡單一周的開銷計劃,并知道購物時比較價格
10歲:懂得存錢,以備大筆開銷
下一篇:孩子成長需要有智慧的家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胡軍:不給孩子學習的壓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