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媽媽,都是他的錯!”
——兄弟姐妹相爭的問題
如果你不止一個孩子,那么常常會處理孩子們之間的關(guān)系,你可能覺得你作為家長,有你的權(quán)威和職責(zé),用這兩樣“武器”去解決孩子們之間的問題就可以了。但請你回憶一下,你和兄弟姐妹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說過做過些什么?當你打你姐姐時父母是怎么懲罰你的?你被父母要求過跟其他兄弟姐妹分享衣服或共用一個房間嗎?父母打過你的屁股嗎?事實上,你現(xiàn)在處理孩子們之間的關(guān)系使用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你兒時回憶的影響。
現(xiàn)在回想起來,你很高興成長過程中有兄弟姐妹相伴,但是在當時,你可能時不時地期望家里那個小跟屁蟲滾到外太空去,或者幸災(zāi)樂禍地看著兄弟姐妹挨罰。每個孩子的性格脾氣都不一樣,彼此多少有些敵對情緒,以至于家里每個人都有故事可說,每天都有新狀況發(fā)生。
當然獨生子女也能快樂成長,并且可能和父母關(guān)系更融洽,所以很少有人會特別關(guān)注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什么好處。實際上,兄弟姐妹之間的種種交往實踐為與他人交往提供了現(xiàn)成的訓(xùn)練,當孩子去外面接觸真實的社會時,在家學(xué)到的交往技巧都可以用到。孩子們必然會學(xué)習(xí)輪流和分享、給予和獲得、爭取和放棄,還有妥協(xié)。
而且,多個孩子生活在一起,平常就有很多機會學(xué)習(xí)延遲滿足和如何承受挫敗,這兩課是小孩成長中必須要學(xué)的,可以說,與兄弟姐妹在一起的生活教會了孩子處理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
所有父母都希望家中氣氛是快樂而平靜的,孩子們在一起彼此愛護,樂于分享,彼此尊重,玩耍的時候謙讓多過爭搶……可現(xiàn)實是,哪有這樣的好事?實際生活中孩子們總是吵吵鬧鬧,如果有人跟你說“我4歲和6歲的孩子相處實在太融洽了!他們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從不爭吵,懂得分享”,你肯定不信;真實的話應(yīng)該是這樣的:“孩子們讓我發(fā)瘋,成天為了爭玩具甚至爭奪爸爸媽媽吵架,動不動就打小報告,真不敢相信我怎么要了兩個孩子!”
手足之爭
你第一個孩子出生的頭兩年,全家都以他為中心,無論他想要什么,無論已經(jīng)有了多少,家人總是會立即滿足他,沒有其他孩子和他爭。第二個孩子降生后,全家的重心一下子從第一個孩子身上移走了,至少不是所有人都圍繞第一個孩子轉(zhuǎn)了,問題就來了!
手足之爭從第二個孩子降生那一刻就開始了,但剛開始你還沒什么感覺,直到第二個孩子稍大一些,介入了第一個孩子的生活,你才會感覺到。
手足間的競爭和對抗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手足競爭”可以這么理解:只要你不止一個孩子,不管你為了促進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說了什么做過什么,孩子們之間還是會經(jīng)常爭吵打鬧,彼此嫉妒甚至仇恨,還時不時打個小報告貶低對方,希望自己贏得爸爸媽媽更多的關(guān)注。
大多數(shù)手足之爭的核心問題是每個孩子都本能地渴望父母只愛他,什么都給他。雖然老二降生時老大還比較小,理解不了太多事,雖然父母都需要上班,老大已經(jīng)習(xí)慣了和看護者在一起,但父母還是他需要爭奪的“寶貝”,并且依然渴望父母只愛他。學(xué)著分享他們的父母可不像分享別的什么東西那么容易。一旦孩子明白,他必須和兄弟姐妹分享他最寶貴的“財富”——爸爸媽媽,手足之爭就爆發(fā)了。
孩子渴望父母只愛自己的心理,加上孩子暫時還做不到延遲滿足,所以現(xiàn)實生活中總能聽見孩子說:“我要媽媽,現(xiàn)在就要!”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qū)е率肿銌栴}的產(chǎn)生,就是孩子總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尤其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孩子總是試圖得到更多,全部都是自己的才好!但是當他意識到其他孩子也有這個需求時,那么他的需求會變得更緊迫。
另一個導(dǎo)致手足之爭的原因是每一個孩子都更喜歡得到多于給予,能否體會到給予和分享的樂趣要看孩子的年齡和經(jīng)歷。一個人得慢慢地成長,依靠他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和領(lǐng)會分享的樂趣,這也是一種成長的樂趣。期望一個小孩子在看到他的兄弟收到一份禮物時他自己也感到高興,這可不大現(xiàn)實。事實是,他恨不能所有禮物都是他的!即便他并不喜歡。
如果仔細觀察幾個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情形,有了新鮮玩具時,每個孩子都想要,不管被誰先拿到手里,都絲毫不會有與人分享的意思。如果大人勸其輪流玩,還可能讓拿到玩具的孩子很受傷而號啕大哭。兄弟姐妹之間也同樣是這樣的情況。
要孩子高興地放棄他喜愛的某個東西給其他兄妹輪流玩,這可是一個荒謬的想法!當然這并不是說,反正都這樣,就不用鼓勵孩子去分享、去關(guān)心別人了;而是說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孩子不愿意分享和采取某些形式對抗兄弟姐妹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處理手足之爭
為了成功地處理孩子之間的戰(zhàn)爭,你必須了解以下4件事:
1. 生活就是不公平的!
我想父母都理解這個觀點,但是卻一直試圖讓生活變得公平,要知道其實你做什么都是徒勞。記住,你的孩子想要足夠多的好東西,通常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總覺得生活對他不夠公平,但這其實無可改變。
如果孩子總這么覺得,那可是你的責(zé)任,因為你總是想讓事情公平些,你的孩子看著你竭盡全力去改變,這會導(dǎo)致他們相信通過努力會讓生活變得公平,這當然不會讓他們很好地適應(yīng)現(xiàn)實,的確,公平并不意味著每件事都會按照孩子的想法去運轉(zhuǎn)。
你仔細想一想,你是不是經(jīng)常把平等當成公平?要做到公平經(jīng)常意味著同一件事情對孩子們來說并不平等。舉個例子,你的一個孩子需要新鞋,你就給他買了,另一個孩子跟你抱怨說不公平,他也想要新鞋,而你其實知道他現(xiàn)在并不需要,需要時自然會買給他,那才叫公平,而不是同一時刻做到平等。
2. 孩子們有不一樣的父母
在每個孩子眼中,你都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第一個孩子是你們用來“實踐”的,你所做的針對他的每件事都是第一次;當你有了第二個孩子的時候你已經(jīng)駕輕就熟了,因為之前的經(jīng)驗,你已經(jīng)顯得不一樣了。
另外,你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脾氣,你對他們?nèi)魏问碌姆磻?yīng)都基于他們自身的情況。事實上,對每一個孩子來說,你必須不一樣,因為他們需要你不一樣。你有著不一樣的孩子們,因此對待他們也應(yīng)該是有區(qū)別的。
3. 孩子會輪流充當“討厭鬼”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有人通常會成為“討厭鬼”,他總是招惹其他孩子,不斷闖禍,總會跟父母要求更多,對父母依賴更大。讓你驚奇的是兩個孩子幾乎從來不會在同一時間充當“討厭鬼”,除非倆人都病了。當一個孩子令你感到討厭時,另一個簡直就是完美的天使!
4. 生活不公平,但你是公平的
這是我媽媽告訴我的經(jīng)驗,即你給予每個孩子的關(guān)愛和每天花在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時間都不同,你的每個孩子也都會盡可能地從你這里獲得他們需要的,處在“討厭鬼”位置的那個孩子在當時會得到更多,如果你都給記錄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最終給予每個孩子的大致是平等的。
因此,為何要去處理手足間的戰(zhàn)爭?這個問題的答案最簡單也最明顯,手足戰(zhàn)爭是避免不了的!孩子們?yōu)榱藸帄Z玩具、領(lǐng)地、爸爸媽媽的關(guān)愛而戰(zhàn),也許是出于無聊,或者說只是一種習(xí)慣,而且年齡相差越小,彼此之間的爭斗越多。
下一篇:家庭20條“金科玉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當孩子遭遇青春期性過敏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