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不少家長不惜重金聘請家庭教師,為的是希望能夠扎扎實實地發展子女的智力,這當然是出于對子女的關心和愛護。但在聘請家教的問題上,有些父母也的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有必要認真研究和探討,免得花冤枉錢做錯事,給孩子成長幫倒忙。
孩子真需要家教嗎
給子女請家教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滿足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特長。比如學音樂、書法、繪畫等。二是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已名列前茅,為了使孩子好上加好,給孩子“開小灶”。三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平平或跟不上班,請家教給孩子加加工,免得掉隊。
第一種情況,一般家長不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必須請專業人員指導。第二種情況就沒有必要。比較復雜的是第三種,應視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如果孩子貪玩,不求上進,最好不要聘請。因為有家教做“后盾”,孩子容易滋長依賴情緒,在學校連上課都不認真聽講了。如果孩子基礎不好,思維遲鈍,上課聽不懂,課后補補或課前輔導,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有必要的。
請什么樣的家教好
家教至少應具備幾方面的條件:道德品質好,有學問,掌握教育教學方法,有正確的教養態度。
目前可供家長們選擇的,主要有兩部分人:一是在校的大學生,二是在職或退休的教師。這兩種身份的家教各有長短。在校的大學生,精力比較旺盛,知識結構比較新,和孩子年齡接近,容易溝通;但缺乏實踐經驗。而在職或退休教師,時間和精力雖然有限,但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特征,熟悉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對于孩子在學習中容易出現的毛病也了如指掌,輔導效果一般比較好。
因此,理想的家教是退休或在職教師。如果請在校大學生,最好讓他們先向學校任課教師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障礙在什么地方,有針對性地輔導。
家教怎樣輔導效果更好
除假期以外,家教在課余時間輔導,不能次數太多、時間過長,避免給孩子增加過重的負擔。
孩子學習成績不佳,多因不會學習。請家教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孩子“學會獨立學習”。換句話說,請家庭教師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盡快“擺脫”家庭教師。
稱職的家教,首先要了解孩子功課不好的根源,然后針對實際,系統輔導。家教必須對孩子所學教材做深入系統地研究,倉促上陣,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如何與家教相處
家長要信任、尊重、支持家庭教師,要維護老師的威信,不能任意干預老師的教育管理,不要過分挑剔。家教在教育中遇到問題和困難,家長應該主動配合,予以解決。對老師教育和管理孩子中的問題,家長可以提出,但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家庭教師要盡可能保持相對穩定,不要頻繁地更換。
現在,家庭教師一般是被請到家里輔導。我建議,有條件的,最好讓孩子到老師家里去“請教”。那樣,孩子會珍惜老師的每一句話,效果會更好。
三思而后“請”
真正需要聘請家教的學生其實并不多。
通常,功課不大好的學生,最好還是通過和學校老師密切配合,加強教育、督促、檢查、老師的具體指導和同學的互相幫助來解決。
據了解,在聘請家教問題上,許多家長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孩子并不熱心。本來孩子的課業負擔已經夠重的了,回到家里還要接受家教的輔導,學校教師“尾追”,家教“堵截”,孩子何時喘息?怎么會產生學習興趣?因此,建議家長要慎而又慎,三思而后“請”。
下一篇:兒童看電視十忌你家占幾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孩子轉移你的注意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