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我家有20萬塊錢”、“媽媽說你的衣服特別難看”,現(xiàn)在該向你的小喇叭解釋隱私的重要性了。只是別著急,一步步跟我們來幾招。
4歲的悠悠到了他的姨媽家里,進門還不到幾分鐘,這個小喇叭就開始廣播了。不管你想不想聽,想聽什么,反正“頻道”很多。姨媽差不多知道了他爸爸和新女朋友之間的所有事情,比如最近的一次吵架是怎樣爆發(fā)的?后來兩個人都說了哪些難聽的話?他們最后又怎樣和好如初的?看著姨媽驚訝的樣子,他還沾沾自喜地補充:“吵架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頓大餐,爸爸吃完飯后就犯了胃病。”他甚至能告訴姨媽,最近有張阿姨、吉叔叔、肖伯伯等等來過他家,其中張阿姨呆得時間很長。
記性太好了吧?是的!知道的太多了嗎?當然!這是4歲孩子的正常表現(xiàn)嗎?絕對沒錯!
當你正在為他長大而高興時,煩心事卻越來越多。與小寶寶不同,這么大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交際技能,能夠描繪他們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專家指出:“到了四五歲,孩子們可以和大人真正對話了,這當然是個可喜的飛躍。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話多必失,他會不加選擇地泄漏你的所有秘密。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懂什么該跟別人說,什么不該說,除非你特別告訴他。”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試試parents 的“五步法”,讓這個“小喇叭”小聲點。
第一步:解釋要清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詳細說明
加利福尼亞州兒童發(fā)展專家貝特西·布朗·布羅恩說:“很多父母只是告訴孩子,這些事情是隱私啊。而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于什么是隱私?孩子根本不明白。”因此,如果想要說話奏效的話,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詞語來解釋這個概念,而且說的時候,要具體詳細。可以試著這么對孩子說:“隱私是只有自家人才知道的事情,不應該跟別人說。比如爸爸媽媽吵架這件事就不要對別人說。”
第二步:學會自己判斷隱私——玩提問題的游戲
當孩子已經(jīng)明白了隱私的含義,接下來,就可以幫他分辨那些事情屬于隱私,哪些可以毫無顧忌地告訴別人。克拉克解釋說:“父母們完全不可能把每件事是否能跟外人說對孩子一一說明。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幫孩子培養(yǎng)自己判斷的能力。”。
她提出一個有效的辦法:編一些“傻乎乎”的情節(jié),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討是不是該把這些告訴別人。比如,問孩子:“我和爸爸說,我們要在月球上蓋一套房子來讓全家人住,這樣的話用不用告訴外人呢?”然后,鼓勵他向你提問,比如他會問:“媽媽,我可以告訴老師,你覺得她的鞋子很難看,她別再穿這樣的鞋子進教室嗎?”你可以這樣回答他:“老師有老師自己的喜好,我只是說出了我的看法,不一定我的看法就是對的。而且,你這樣對老師說,肯定會讓老師覺得十分難堪,讓她下不來臺,你想一想,如果有人對你說:‘你穿得太難看了這樣類似的話,是不是你也感到十分難受呢?像這樣的事情,你不說比說更好。”
第三步:學會征求父母的意見——當孩子不確定時
即使經(jīng)過了數(shù)不清的角色扮演游戲,孩子可能還是對有些事情拿不準。所以,告訴他:“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事情該不該對外人說,可以先問問我。”不過,讓你尷尬的是,他可能不會小聲說話,而是像大喇叭廣播一樣地問你:“媽媽,我能跟齊阿姨說飄飄小弟弟的頭型很奇怪嗎?”不管結(jié)果如何,你也要在私下里表揚:“你問媽媽能不能說,而不是告訴直接齊阿姨,是很對的。我要表揚你,但是,最好下次小聲問我,這樣,阿姨就不知道我們說的小秘密了。”
第四步:給個暗號——當他快要“犯錯”時
有的時候,大人說到激動處,也會說錯話,孩子也一樣。所以,為了防止孩子大嘴巴,把家里的所有丑事都告訴別人,你可以與孩子定一個“暗號”,比如,當你覺得孩子要說起一個不合適的話題時,可以給他遞個眼神、給個暗號,阻止他把事情搞糟,比如在桌子底下輕輕踢他的腿,或者把手指頭放在嘴唇上做“噓”狀都可以。這樣做,給孩子帶來的好處多多:給他提醒的時候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里卻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速度讓他懸崖勒馬,從而讓尷尬的局面消失殆盡。
第五步:及時補救——避免錯誤升級
無論你怎樣強調(diào)、怎樣限制,孩子有時還是做不到守口如瓶。與其像唐僧念經(jīng)一樣反復嘮叨,不如直截了當?shù)馗嬖V他:“‘說這些不合適’或‘這不是在公開場合講的事情’。”如果孩子的表現(xiàn)令在場的其他人感到不舒服,你可以立刻糾正孩子,當場替孩子向被傷害的人道個歉。 但切忌不要對孩子的無心之錯大發(fā)脾氣。,這樣的小題大做,很可能會使在場的人更加難堪。
實際上,最好的避免尷尬事件重演的辦法,就是注意自己的言行,記住,隔墻有耳。即使一個5歲的孩子正在自己的房間里玩他最心愛的玩具,看上去對你毫不在意,但如果你在電話上跟鄰居說今天來的快遞員多帥氣,他的耳朵保證會豎起來。下面要發(fā)生的事就不用我說了。
秘密正負辨
雖然孩子看上去在不停地泄露秘密,但這個年齡的孩子也開始有藏著你秘密了。那么你對待這些秘密的態(tài)度對不對呢?
笑臉:一定要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讓孩子明白好秘密和壞秘密的區(qū)別。比如你對孩子說:“為了給人一個驚喜,不告訴別人你給奶奶準備的生日禮物是件好事;但在地毯上做記號卻不告訴我是不對的。”
哭臉:擔心孩子會隱藏什么“大”秘密。其實多半是“我藏了個玩具在床底下”或“我在幼兒園給你做了個禮物”一類的事情。
笑臉:一定要明白保守秘密能幫孩子培養(yǎng)自制能力,這會限制他亂說話的沖動。
哭臉:逼孩子保守秘密。比如,如果你覺得孩子會把一個樂翻天的派對事情說出去,就干脆別告訴他。
TIPS
控制說大話三步法
有時孩子的說話欲望像滔滔洪水,擋也擋不住。但是,你發(fā)現(xiàn)沒有,他這時在運用自己的想象,說些吹牛不納稅的話,這時,不妨運用“三步法”來解決。
第一步:解釋什么是吹牛。他喜歡用實實在在的例子說事,那就告訴他:“昨天你特別餓,于是你跟你的好朋友丁丁說你一個人吃了20個雞翅、4盤菜、2碗米飯,這就是說大話。”
第二步:找出破綻。他用自己的想象告訴了你一件從未發(fā)生過的事情,比如他今天扮演了一回超人,救了一條小狗,然后他把小狗送給王伯伯了。而你今天剛好碰見了王伯伯,知道是他假想的。那就告訴他,你也希望成為超人,但是超人是做了事情以后才會對人說出來,沒有做過的事情不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但是,不妨一起把事情的經(jīng)過畫出來。
第三步:鼓勵復述。啟發(fā)他把發(fā)生過的事情和一起讀過的童話書,按照原來的廬山真面目,用自己的話再說出來,這會讓他感受真實的存在。
下一篇:不妨讓孩子“我行我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科學”打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