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一則關于“斗媽大法”的新聞帖子廣為流傳:一名10歲的小女孩創作出了20招“斗媽大法”,列舉出對付媽媽責罵的種種對策。圖文并茂,童趣十足,讓人忍俊不禁。一笑之余,自然也引起不少家長的反思。
進入獨生子女時代后,傳統家庭以家長為中心的管教模式,逐漸變成全家以孩子為中心、圍著孩子轉。“斗媽大法”的出現,表面上看是子女反抗和對付家長的管制,實質卻反而是寬容教育的結果——正因為平時管教相對寬松,父母給了女兒“足夠的自由空間,尊重個性發展”,爸爸還常幫女兒與媽媽“搗蛋”,這位小作者才敢于公開與媽媽“斗智斗勇”。這一家子的親子“斗法”,無形中也透露出溫情和智慧的味道。
“斗媽大法”小作者的媽媽坦言,自己并非“虎媽”類的專制家長。隨著很多家庭中家長權威的消解,如何管教孩子,成為新的社會問題。“虎媽”、“狼爸”一類的嚴格約束,雖然遭到很多家長詬病,但不少家庭管教過于松弛,也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衣食住行家長包辦、對孩子言聽計從,導致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感恩心、責任心。
溺愛出逆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長過度關注學業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德行培養。“斗媽大法”的小作者說,創作的源起,是有次成績不佳被媽媽當著同學面責罵,讓她自尊心受挫。這也正是當下的普遍問題:很多家庭教育,關注點都在學業上。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就是為了讓孩子全部精力投入學習,并幫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天天盯著孩子的成績。在這種高滿足但高壓力的環境中,孩子從小承受心理壓力,導致產生很多親子沖突、矛盾。
親子之愛,需要智慧。如果單純以學業衡量,多數孩子都是“中等生”。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用親情滋養孩子完善的人格和性格,這才是父母更重要的職責。這也正是“斗媽大法”小作者的爸爸將“家丑”外揚的初衷:“提醒家長不要老因學業罵孩子,傷害孩子的心靈。”相信此言不無啟迪。
下一篇:孩子學習方法竟與血型有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顧問:教會孩子說道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