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給孩子讀英文書讓很多媽媽發愁,我也一樣。小寶開始指讀以后,我發現我給他指讀的東西,他讀出來以后很多都是我的音了。于是我開始讓安妮錄一些音頻資料輔助閱讀。很多媽媽問我如何使用音頻,我認為這要視孩子的特點和音頻的使用目的而定,不能一刀切。
因為中國人——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存在英語韻律節奏方面的問題,所以很多人不敢自己讀給孩子聽,而希望借助于音頻。最近有很多媽媽問我關于如何正確使用音頻的問題,對此我的意見是:音頻的使用應該根據不同的資源、不同的目的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① 對于小寶寶,我們一直說應該給他們大量的語音信號,強化他們的聽力辨音能力
這個時候,帶音頻的繪本和英文兒歌、童謠一樣,是一種獨立的語音讀物形式。孩子在聽的過程中,熟悉繪本的語言,從而為以后閱讀繪本打下基礎。回國后觀察國內孩子的英文閱讀情況我發現:如果孩子之前對英語這種語音信號沒有接觸的話,那么對于大人用英語讀繪本會很排斥。
所以,作為讀繪本之前的預熱,如果把繪本的音頻和其他兒歌等放在一起聽,尤其對于小寶寶,會對日后順利開始親子閱讀英文繪本有非常大的幫助。這個時候,音頻就是獨立的,不一定非要和繪本一起配合使用。不用要求孩子一定聽了就得看。對于較小的孩子,用一些速度較快的音頻,他以后的聽力辨音能力可能會更好。這是語感訓練的重要一步。
這個時候如果媽媽能和孩子一起聽音頻,對于自己的英語語感也會非常有幫助,以后再給孩子讀的時候,效果會更好些。
②對于處于閱讀準備期的孩子(沒有開始學習 Phonics 但是有閱讀欲望的孩子)
如果他們泛聽的時候聽到過很多繪本的音頻,那么一段時間之后,如果拿出來簡單的繪本,孩子往往可以指讀出來,并且會非常有成就感。目前我家小寶正處于這個階段。他自從開始中文指讀,并同步進行英文指讀到現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已經幾乎把十幾本 “Thomas and Friends” 一、二級讀物都跟著音頻背下來了,“Maizy”、“Biscuit”等系列也都跟讀了不少。而且,雖然前期我給他指讀時形成了不少不標準的音,隨著后期聽安妮音頻時間的增多,目前他的發音基本上都向安妮靠攏了。所以我相信,國內的孩子用音頻做語音訓練,是有必要也是會有效果的。
像小寶這種四歲左右開始喜歡指讀的孩子,音頻的使用可以很靈活。比如:最開始,是我先領他讀 Thomas 系列,他聽到音頻里有熟悉的人物,就開始喜歡上音頻——在此之前他是不愿意聽音頻故事的。一個音頻系列里面即使有些是沒讀過配套的書的,但是聽著也會有感覺。當他把 Thomas 系列的十幾本書讀了個大概之后,有一天,他把書架上的“Maizy”系列全部拿了過來,并且問我:“媽媽,這個是 Maizy Makes Lemonade 嗎?”這是他聽過音頻的一本書。我說不是,然后告訴他哪個是,于是他就開始了這一本的指讀。
對于跟讀指讀這個能力,就我理解,類似于孩子聽媽媽講中文故事。聽得多了,能背下來,對于真正的識字未必有幫助,但是對于孩子建立自信非常有好處。孩子往往會非常自豪地說:“我能讀英文書了。”有了這個感覺,再給孩子配以同級別的讀物,就能達到你讀他也跟著讀的狀態,這對于孩子的正音和增強閱讀興趣很有價值。
③ 關于跟讀
跟讀的方法,目前很多媽媽在用,很多培訓機構包括學校也都要求這樣做,但是他們的做法和小寶這種自發的跟讀指讀不一樣。他們是要求針對某一本書或者某一章節,聽讀 n 遍,再跟讀 n 遍。安妮目前所在公立小學的英語課就是這樣要求的,包括外教課,也是要求大家跟讀的。個人感覺,這種方式是典型的立竿見影求效果的做法。很多教材把語速放得很慢,目的就是為了孩子能跟上。我認為,這種方式改變了原來的語音輸入規律,所以雖然最后能達到對特定教材能跟讀的目的,但是對于從根本上提高孩子的聽力辨音能力并沒有什么價值。孩子要能讀得像,根本的一點在于他能聽得清楚。大量泛聽原汁原味的東西——不僅僅聽語調,還應該聽語速,同時輔以必要的精聽,才是解決孩子聽力問題的關鍵。這里的精聽,也應該是聽同樣語速的東西。
國外的學校從不要求孩子跟讀,也不要求背誦。但是,對于朗讀、流利閱讀卻是花費工夫最大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于孩子是不是自己內化了讀的東西。只有內化之后再輸出,才真正是自己的東西。這一點,我覺得是大家最該做到的。
④對于學習 Phonics 的孩子,音頻應該怎樣用仍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很多孩子拿過來音頻就聽,然后根據記憶去讀,實際上這對于拼讀是有影響的。就好比,孩子剛開始學拼音,他要拼一個字的時候,肯定先是 ch-u-ang,然后讀出來 chuang,再熟悉之后才會和后面的字連起來讀。如果我們在開始的時候,就讓孩子通過聽而記住了這個字,孩子就省略了拼讀的過程,這對于孩子學習自主閱讀是沒有好處的。
自主閱讀最終是要靠孩子理解規則并且在閱讀中學會使用規則之后再讀出來,這個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對于自主閱讀的孩子,開始的時候不要用音頻,等到孩子能自主拼讀了再去聽。這就好比孩子練鋼琴,老師說,開始不要聽別人彈奏的光盤,以免孩子上來就模仿,而沒有自己的理解。閱讀也好,彈琴也好,都是一個大腦思維的過程,讓孩子有自己思考的時間才好。
對于沒有音頻的讀物,有些家長干脆就不用了,其實這也沒有必要。音頻只是孩子用以訓練韻律節奏的一個方式。沒有音頻的讀物,也要讓孩子多讀,尤其是處于 Phonics 學習期的孩子們。如果這些孩子前期有非常多的語音積累,通過一部分音頻來做輔助,再經過一定的朗讀訓練,完全可以實現有感情的流利閱讀。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