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一點不能搞錯,我們所說的自我抑制力的訓練和下面的家教是不同的性質,比如“脫下鞋要放好”,“整理房間”,“打掃房間”,“房間要整潔”,“洗手”,“跟人打招呼”等等。
很多父母對這些事情很嚴格,因此認為自己的孩子家教很嚴絕對沒問題。發生少年殺人事件的時候,鄰居們都會對媒體說“這孩子見人就打招呼,是個老實的孩子,真是不敢相信”。其實這里是有誤區的。
日常行為的家教和社會性的訓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重要性也有本質的不同。
自我抑制力的訓練( 臨界期3歲之前 ),社會性的訓練( 適用期12歲之前 )都各有臨界期和敏感期。在該時期之前一定要完成訓練,這是比較苛刻的條件。
而日常行為的教導是沒有臨界期的,也不需要自我抑制力。那是習慣的問題,何時都可以實施。只要自覺,成人以后再開始也來得及。
瑣碎的日常家教良好和具有自我抑制力( 自制心 )是沒有任何關系的。簡單地說,會跟人打招呼和殺人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下一篇:的終極目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缺乏關愛也會影響孩子長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