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果我們見過孩子目前交往密切的同學,真的覺得這孩子不是很適合常常在一起相處的對象,那么有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做的?(請記得,即使我們打算做些阻止的舉措,也得非常有技巧,因為我們粗糙的阻止,有可能更激化問題,讓孩子離我們更遠,離損友更近!)
1. 首先,無論如何,都不要讓孩子在同學面前丟臉,傷害他的自尊心。因為這是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我們的事。
所以假設今天我們正好碰見他又和那個我們不喜歡的同學在一起,我們一定要不動聲色,還是要很和氣地和那位同學打招呼,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板著臉,甚至責罵他。
2. 只強調事實,不要憑“感覺”。
“你又不認識他們,你怎么知道他們是壞孩子!”這是孩子最常對著我們喊的一句話。是啊!誰會喜歡別人批評自己的好朋友,我們也不喜歡呀!所以,我們說出禁止的理由時,一定要舉出實際的事證,只強調事實,而不要有被孩子認為的所謂的“人身攻擊”。所以我們別說:“反正我就是不喜歡那個孩子,看了就討厭!”或:“看他那個樣子,就知道不是個好孩子!”我們應說:“我不喜歡他昨天提到的對待學習的態度和方式!”或:“我擔心他每天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到你的健康!”
3. 不要驟下斷語,先聽聽孩子怎么說。
允許孩子說出自己交朋友的理由。這會帶來幾個好處,好處之一是,我們借此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和需要什么,以及他渴望從朋友那里得到什么,這能幫助我們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好處之二是,給我們一個可以和他一起討論并說服他的機會,并借此讓他知道真正的“好朋友”的意義和功能是什么;好處之三是,增加和孩子互動的時間,讓他明白父母并不只是一味地阻止,其實是用開放的心胸和尊重他的態度來就事論事地討論的。
4. 設定底線。
如果孩子對我們的要求表示反抗和不服從,那么,設定一條底線,例如,保持學習成績,或遵守晚上回家的時間規定。請他自己去證明他們的交往不會跨越這條底線,也不會影響他對這條底線的堅持。如果他真能遵守這個約定,也沒有跨越它,那么,說真的,我們就沒有什么好反對的了!
5. 幫助他建立自尊自信和對未來的愿景。
很多青少年對自己的未來是很茫然的,他們不太清楚自己可以期望什么,或能作出什么樣的規劃。我發現這一招對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特別管用,我會帶著他們去想象一個美好的未來場景,讓他看見自己在其中的喜悅和驕傲。對于平日不太敢去想象未來的孩子來說,擁有一個可以去夢想并努力追求的目標是很重要的。這一點我會在第4章《我的未來不是夢》中,再詳細地說明它的做法。
當我們調動起孩子對自己美好未來的期望時,也會調動起他對自我價值的認識,而他越尊重自己的價值,對同儕團體的依附也就越弱,對同儕壓力的抵抗力也就越強。
6. 讓家成為一個溫暖的地方,成為他不需要向外尋求,就可以得到心靈歸屬的地方。甚至,如果他還是希望維持和那個或那些朋友的友誼,讓他們在家里、在我們看得見的地方,總比在外頭要放心得多。
其實,針對同儕團體這個主題,還有一個讓人比較擔心的問題是——青少年在學校中所遭遇的“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的問題。
下一篇:男孩兒的聽力不如女孩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不黏電視的六大招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