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叫你再不聽話,你敢不敢了……”耳邊傳來一位父親打罵孩子的聲音,罵一句打一下,孩子就傳來一聲“我不敢了”,我的心就難受一次,大約持續了20分鐘,這是上周我聽到的。我辦公室不遠住著十幾戶人家,聲音是從那里傳來的。今天又傳來一位媽媽大聲訓斥孩子的聲音:“外面這么熱,不準出去,聽到了沒?”孩子說:“我就出去玩一會”,“不行……”辦公室和那戶人家有100米左右,聲音聽起來異常清晰,我忍不住要寫點東西了。
批評教育和打罵孩子之間是什么關系?有些時候是孩子犯錯誤了,但也有不少時候是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沒有耐心,理解不了孩子的內心,這個時候就是父母問題。但總有些父母依仗自己的身份霸道的、強壓孩子,當自己沒有耐心或者無知,總想用最“痛快過癮”的方式迅速解決問題。
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的原因,以后能夠避免或改正。像我聽到的那位不認識的家長可能是一旦孩子出現過失的時候,就開始情緒激動,臉色發青,聲音分貝高,語言速度快,一陣狂風暴雨,酣暢淋漓!好了,罵完了,心里也痛快了,可孩子的內心呢?在他們內心會有一個結論:我錯了,所以你打罵我!天經地義,扯平了,就連錯誤帶來的愧疚、不安也隨著批評的咆哮聲煙消云散了。所以有時候沉默比打罵孩子更有效果。
更有些時候,打罵孩子或許會震住一時,但久而久之和孩子好好地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也不管用,打一頓也還是不管用,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教育到那個地步真是父母的失敗。
我們當父母的可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體驗錯誤,好多時候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錯,犯的錯誤有啥后果,批評和責備就已經接踵而至。這樣往往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比如孩子上學拖拖拉拉,父母急了就打罵,拖著拽著沒有遲到,其實大可以讓孩子自己體驗一下遲到,學校老師自然會批評教育他。
那些打罵孩子成習慣的父母們,建議你們在咆哮之前擺好攝像機,錄下自己整個過程,看看自己打罵孩子的不堪入目的神情和孩子可憐受傷的眼神!
下一篇: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說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生不愿“被”輔導 家長如何做工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