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斯賓塞在他的《快樂教育》一書中說過:“事實證明,如果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擁抱、撫摸,有時甚至是親昵地拍打幾下,孩子在對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會更健康。我認為,擁抱、撫摸、牽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媽媽的擁抱和撫摸以及精神關注,將促使孩子與媽媽形成信任、安全、溫暖的關系,這樣的依戀關系能讓孩子變得健康、活潑、開朗和自信。孩子出生后,余穎常把孩子抱在懷里,而有些媽媽經常自顧自地干活兒,只要孩子不哭,就讓他躺在床上或嬰兒車里,這樣是不好的。
像大多數母親一樣,余穎對早教理論非常感興趣。她懂得,孩子長到9個月時,腦重比出生時就增長了1倍,3歲時增長到兩倍,到了5~6歲,腦的發育就基本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了。但孩子身體的其他器官要發育基本成熟,則需要15年。怎樣使孩子的大腦長得好,長得聰明呢?正如飯菜等物質營養能使孩子的身體長大一樣,精神營養也就是豐富的信息刺激,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要想使孩子聰明,必須在他6歲前的大腦生長期里盡可能多地給予信息刺激。正如肌肉在長期訓練中才能發達,人腦在其生長期的使用中才能生長。
余穎還從一篇國外的研究報道中受到啟發:據研究,一個胎兒4個月時在母腹中的活動能力如果相當于8個月大的話,這個孩子將來就會很聰明。沿著這個思路,她總是對孩子進行超前訓練。俗話說,“三翻六坐九來爬”。一般孩子3個月會翻身,她就訓練孩子兩個半月開始翻身;孩子6個月會坐,她就在孩子5個月時扶著他坐一會兒……
孩子生下才幾天,余穎就跟他做游戲,將手指伸到他的小拳頭里,孩子會緊緊地握著媽媽的指頭,不舍得讓她抽回來。根據專家的建議,她總是將孩子的小手放在衣服外面,盡量多地觸摸他的小手。因為手的精細活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孩子兩個月時,余穎編了一套體操,抓著孩子的小腳丫小手,伸伸胳膊踢踢腿,口中還數著1、2、3、4……孩子很開心,配合著媽媽,像模像樣地做著廣播操。這樣的訓練讓孩子動作敏捷。10個月時,他喜歡站在自己的童車里,跟媽媽玩投球游戲——笑嘻嘻地,假裝要把球遞給媽媽,等媽媽伸手來接時,他突然轉身180度,把球投往離媽媽最遠的方向,然后勝利地哈哈大笑。
余穎明白,雖然孩子在一歲多開始說出第一個詞,但事實上,從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學說話,他天天聽,領悟語義,整整一年,就像種子一樣默默地在泥土里汲取營養,時候到了才長出兩片綠葉。因此,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余穎總是看到什么,就跟孩子講什么;手里做什么,就跟孩子說什么。她把一朵大紅花掛在蚊帳上,平時總問孩子大紅花在哪里。孩子兩個多月,有一次哭時,媽媽抱起來說:“寶寶,看大紅花啦!”孩子立刻不哭了,扭頭過去看大紅花,而且高興得手舞足蹈。原來兩個月的嬰兒聽得懂媽媽的話,而且喜歡這美麗的大紅花!
這讓余穎受到極大的鼓舞,她再接再厲,天天“對牛彈琴”,跟孩子聊得熱鬧。只管耕耘,收獲很快就來了——王超長到五六個月時,媽媽問:“小腳丫長在哪里?”孩子就舉起小腳丫;媽媽說:“來,親一個?!焙⒆泳桶阉拇箢^撞向媽媽的額頭。
8個月大時,他能準確指出誰是外公、外婆、叔叔、表姐、表姑。有趣的是,一天爸爸對媽媽搖頭:“你這個女人啊……”王超立即笑著指指媽媽!兒子竟然知道媽媽是女人!爸爸饒有興趣地問:“誰是男人,男人在哪里?”不料,小王超竟神氣地指指自己的鼻子,讓爸爸非常失落。
余穎深信背兒歌不僅能娛樂孩子,還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有了好的記憶力,孩子讀小學時就能輕松快樂。每天,王超起床時,余穎一邊給他穿衣服,一邊跟他一人一句地對兒歌:“小螞蟻,背蟲蟲,背不動,兩個三個四五個,嘿喲嘿喲背進洞……”
為了讓王超對數字形成概念,余穎總是教他一些有數字的兒歌:“你說一,我說一,小貓最愛把臉洗。你說二,我說二,孔雀開屏像扇兒;你說三,我說三,駱駝馱著兩座山;你說四,我說四,刺猬滿身都是刺;你說五,我說五,花鹿頭上長小樹;你說六,我說六,鴨子愛在水里游……”
王超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他數手指頭。走路時數一數樹上有幾朵花,吃餅干糖果時,數一數有多少塊。這樣寓教于游戲,孩子輕松就學會了數到100,而且還會算兩位以內的加減法。
王超七八個月大時,喜歡看動物和植物的圖片??摁[時,給他看看這些美麗的鮮艷的圖片,他會立刻破涕為笑。一個朋友來家里作客,對余穎教孩子認識圖片上的蘋果嗤之以鼻,說:“干嗎費心教這個小不點兒,等他大了不用教自然認得蘋果?!?/p>
余穎認為,認字識物,不光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而且,讓孩子在會說話前,在缺乏精神生活的環境中默默地度過一年多的時間,對孩子的心靈也是一種冷酷的摧殘。大人要讀書看電視娛樂,小孩子也需要這種娛樂消磨時間。
余穎還認真向朋友介紹了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的教育觀點,鈴木說:“才能教育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實施得越早,效果就越好。因為人的才能遵循的是遞減法則,年齡越小,潛能越大,而當長到一定年齡時,才能發展的可能性就漸漸降低了……例如,要讓7歲以上的孩子正確地記住單字,必須要反復教他好幾次,而三四歲的孩子只需要告訴一次,也就完全能夠記住了。”
心理學家指出,每個孩子在剛滿兩歲時都是任何一個大人比不上的語言天才,但到了五六歲,這種才能就會急速地消失。
余穎的朋友聽了連連點頭:“也是。成人學一門外語,花上十幾年都不一定學得好,而兩三歲的孩子都能把母語說得非常流利了?!?/p>
下一篇:從“問題孩子”到“好學生”,賞識讓孩子成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正常孩子進了聾啞幼兒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