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圓圓上幼兒園時,跟一個叫馬曉飛的孩子很合得來,經(jīng)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媽媽接圓圓回家的路上,圓圓認真地對媽媽宣布了一個消息:“媽媽,我長大后要和馬曉飛結(jié)婚。”
尹建莉覺得好笑,問:“那是為什么呢?”
圓圓說:“我最喜歡和馬曉飛一起玩啦。”
媽媽點頭說:“好。”
圓圓見媽媽已經(jīng)同意,心里快樂極了,突然又有些擔心:“不知道爸爸同意不同意。”
媽媽說:“那你問問爸爸。”可回家后,圓圓忙著玩,就把征求爸爸意見的事給忘了。
幾天后,爸爸去幼兒園接她,圓圓突然又想起這事。爸爸聽了,也爽快地答應了。
回到家,圓圓高興地對媽媽說:“爸爸也同意我長大后和馬曉飛結(jié)婚了。”不過,她又發(fā)起愁來,困惑地看著媽媽說:“要是我們上學了,不在一個班,以后不認識了,那怎么辦啊?”
尹建莉也裝作發(fā)愁的樣子,說:“是啊,這可怎么辦?”圓圓抱著胳膊站在那里思索著,只小一會兒,忽然一拍腦袋,爽快地說:“有了,我如果遇到一個男孩,就問他‘你是不是馬曉飛’,那不就知道了嘛。”
媽媽一聽作出恍然大悟的樣子,說:“可不是嘛,一問就知道了。”難題解決了,一家人愉快地開始吃飯。
等圓圓長大了,偶爾跟男同學聊電話,聊得時間長了,她自己會覺得不安,有些自責。尹建莉看在眼里,就找機會消除女兒心中的不安,告訴她:對異性有好感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經(jīng)歷的,如果沒有,倒說明心理不健康呢。
尹建莉有一個朋友,看到讀初二的女兒和男生有手機短信來往,語氣親熱了一點點,就斷定女兒有了“男朋友”。實際上,小姑娘對異性的好感,花朦朧鳥朦朧,是介乎戀愛和友誼之間的一種美好情愫,不是成人所說的那種“男朋友”。不少家長用成人庸俗的觀點,把孩子純潔的想法惡俗化了。這位家長就是這樣,對女兒又是審訊又是責罵,鬧得家無寧日,女兒在家里找不到精神安慰,真的去和一個高年級男生談戀愛了。
盧梭說:“不要對你的學生進行任何口頭的教訓,應該使他們從經(jīng)驗中去取得教訓;也不要對他們施加任何種類的懲罰,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們的錯究竟是錯在什么地方;更不要叫他們請求你的寬恕,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們冒犯了你。由于他們的行為中沒有任何善惡的觀念,所以他們也就可能做出從道德上看來是一件很壞的、而且是值得懲罰和斥責的事情。”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理解孩子意味著家長不要用庸俗的眼光誤讀孩子純潔的心靈。
有一個故事說,蘇東坡有一天回到家,興高采烈地對妹妹蘇小妹說:“我今天說佛印又胖又高,穿著件黃衣服,像是塊牛糞。佛印則說我像佛祖。”佛印是東坡的好朋友。蘇小妹一聽,搖頭嘆息:“你吃虧了。佛印心中有佛祖,所見全是佛,你也是佛祖。你心中有牛糞,看到的全是牛糞,看佛印也是牛糞。”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揣著牛糞看孩子。
下一篇:媽媽錯了,孩子會非常寬容和理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溫馨點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