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怪不得兩年前,“免費擁抱”(Free Hugs)活動在澳洲發起之后,一下子就感染了全世界。只見有人站在街頭,舉著“免費擁抱”的牌子,愿意被擁抱的人只要走過去,就能接受一個大大的擁抱。有人說那些舉著牌子的人,自己才是渴望被擁抱的人,他們希望從陌生路人的身上得到心靈的慰藉。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更在《社交商》(Social Intelligence)一書中描述過一個感人的故事:
一個3歲的小女孩心情不好,對來看她的叔叔發脾氣。
小女孩說:“我討厭你!”
叔叔微笑著反應:“可是我愛你?!?/p>
小女孩又說:“我討厭你!”聲音變大,而且斬釘截鐵。
叔叔卻更溫柔地回答:“我還是愛你?!?/p>
小女孩大喊:“我討厭你!”
叔叔說:“沒關系,我還是愛你?!辈堥_雙臂,把小女孩摟住。
小女孩終于軟化:“我也愛你。”整個人投入叔叔的懷抱。
多生動的描述??!
幾乎可以看見那小女孩由嬌嗔的小魔鬼,變成溫柔的小綿羊。真正打開她心房的,則是那雙伸出的臂膀和緊緊的擁抱,語言則顯得十分蒼白。
人,天生喜歡擁抱。小娃娃哭,除了餓、要吃,就是沒有安全感,要抱抱。幾曾見過不要大人抱抱的娃娃?那擁抱除了是娃娃對愛的渴望,也表現了他自己對人的愛。
“抱抱”對孩子真是太重要了,據心理學家研究:常被抱的孩子,就像常被母獸舔舐的幼獸,因為總覺得媽媽在身邊,有安全感,吃得多,長得又快又壯。
連放在保溫箱里照顧的早產兒,雖然不能被帶出來擁抱,也需要護理人員伸手進去撫摸他的身體。最新的研究甚至發現,在襁褓期間常被擁抱的娃娃,腦神經的發育更好。長大之后,常表現得更為樂觀親和。
父母如果能夠開始努力試著在家中推動“擁抱運動”,不但夫妻之間多擁抱,孩子也會因為感到父母感情穩定而更有安全感。常給孩子擁抱,更是再三保證不論孩子行為上有時多么令人生氣,但你還是愛他的,這種不斷的再保證,給予孩子極大的信心,去面對外面世界的挑戰,就像他隨時可以得到充電一樣。
順便想在此一提的是,對老年父母的擁抱更是重要。醫學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大幅提高,表示人人都要面對年老的父母需要照顧。除了生活起居上的照顧,我們中國人也由于不習慣而很少擁抱父母。研究顯示身體接觸、擁抱、撫摸、親臉等行為,都能有效降低血壓,甚至提高血液中的血紅素,表示體內含氧量提高,氧氣本身不但可以補充生理所需,甚至可以促進組織再生,成效驚人!因此,擁抱是一個有益于身心的行為。
照顧孤獨老人的養老院,發現了與動物收容所合作的好處。如能定期將受過訓練的狗狗送到養老院,讓老人可以撫摸擁抱它們,長期下來,喜歡接觸狗的老人,生活態度明顯變得更積極正向,甚至壽命也活得比較長。
所以,現代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遠比以前要少得多,即使在一起也有很多各自的工作必須完成,在這種先天條件不足的前提下,身體接觸的價值就越發凸顯出來。父母可以溫暖地拍拍孩子的肩背,看著孩子的眼睛輕撫臉龐,走在路上有時可以牽著手或是勾肩搭背,有意義的場合給孩子一個大大的“熊抱”(把對方全身攬入懷中),你會發現,與孩子一對一的關系在無意中大為增強,孩子可以完全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足以彌補父母有時無意中對孩子的不耐煩或輕忽。這樣一舉數得的行動,作為父母親的我們實在沒有理由這么吝嗇。
下一篇:孩子,有些錯誤你可以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一個媽媽她叫吳淡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