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為了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艱辛,不少家長越來越熱衷于“哭窮”教育。有關專家提醒,哭窮教育處理不當,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起到反作用。
“哭窮”限制孩子花錢
蔡女士的女兒佳佳(化名)在鄭州某幼兒園讀大班,別的小朋友穿了什么新衣服、靴子,買了什么新玩具,佳佳回家就又哭又鬧,纏著媽媽給她買。
這樣下來,佳佳一個人一個月的花銷差不多是蔡女士一個月的工資了。
經過慎重考慮,蔡女士決定采用“哭窮”教育。去買東西時,故意讓佳佳看看空錢包,唉聲嘆氣地說:“沒錢了。”該交水電費時,蔡女士故意讓佳佳跟著,眼睜睜地看著錢交到別人手里。一個月后,佳佳果然省了不少錢,很少再亂要錢買東西了。
“哭窮”教育要適度
“哭窮”教育收到這么好的效果,蔡女士很高興。可沒過多久,新問題出現了。
孩子是明顯省錢了,可逐漸變得摳門兒起來。和小朋友玩時,孩子不愿把自己的玩具與別人共享,理由是:我家沒錢,玩壞了就買不起了。
孩子的小摳門兒正讓蔡女士頭疼,她又發現家里的空飲料瓶越來越多,家快變成垃圾場了。“咱家沒錢,我就去外面撿了些空瓶子回來好賣錢。”孩子一臉無辜地說道。
對此,鄭州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管理部主任王海勇認為,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確實不知道錢財來之不易,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哭窮”教育很有必要,但家長們切不可把這當成教育孩子省錢的唯一途徑。
他建議,家長們不妨帶孩子多出去走走,讓孩子看看窮人家的日子怎么過,再讓孩子自己列個花錢計劃,讓孩子在計劃中學會省錢。
下一篇:別刻意復制“狼爸”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最愛聽的40句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