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長聲音
幫寶寶建立時間觀念
磨蹭是怕做后面的事
超塵媽:
孩子做事喜歡磨蹭,這是做家長共同碰到的難題,今天我向已上小學3年級的女兒了解,發現原因有以下:
1、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大人一天下來工作勞累,分秒必爭,當然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忙碌完回家更希望有自己的個人休閑空間,但孩子的頭腦里沒有這個概念,他們按照自己現有的慣性做自認為很正常的事,于是在家長的眼中就成了磨蹭的孩子。
2、孩子怕接著做后面的事,比如睡覺。我的孩子生性好動,從學校回來做作業忙到晚,如果8點半及時上床的話,孩子在家休息、與爸爸媽媽聊天的時間真的值得期待,馬上安靜睡覺顯然不是孩子們愿意做的事,于是他們會盡量磨蹭手上的事。
3、孩子做一件事的有效注意時間不長。比如讀書、彈琴時間過長,一般孩子都難以聚神,適當調節一下也屬正常。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恩媽:
貪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常常在做事的時候邊玩邊做,不知不覺中就會把做事當成玩,從而養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習慣。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天的起居生活定個時間表,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孩子能在規定的時間作息,可以給予孩子一點鼓勵。如果孩子完成得不好,家長切不可表現得過分焦慮或者干脆代勞。應該讓孩子明白這是他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獨立完成。
最后,家長還可以經常跟孩子做些搶時間的競賽游戲,讓孩子在勝利的喜悅中逐漸改掉拖拉的毛病。
把時間支配權交給孩子
小美美媽媽:
把時間安排的自由交給孩子,也把責任交給她。早上按時叫她起床,把起床時間到出門時間都交給孩子自己安排。如果她磨蹭,那么到該出門的時間就出門,不管她有沒有吃早飯和梳辮子,直接送到學校去。多次以后,她就會明白沒吃早飯會肚子餓,沒梳辮子就不好看。她就會合理安排這個時間了。
孫瑩:
如果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又布置新作業,那孩子會感覺自己做快做慢都一樣,反正總有事情做。與其如此,不如把孩子每天必須完成的事情作一個大概的時間估計,如果孩子能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比如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孩子嘗到好處,就會抓緊時間做好自己的事情,因為早早完成就有很多時間玩。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抓住時間感形成的關鍵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要為孩子創造幽默環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