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者在下鄉采風時,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景象: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幫助當地農民在麥田里拔青草。乍看,小事一樁,平平淡淡,沒啥意思。細琢磨,又覺得事情雖小,但內涵豐富,情景感人,意義大著呢!
如今的孩子差不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中最受寵愛
的 “小皇帝”、“小公主”。今天,他們離開舒適的家庭,離開溫馨的幼兒園,到艱苦的農村,到還有些臟兮兮的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拔青草,于游戲之中去感受一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去體驗一點勞動的艱辛與歡樂,豈不是一件利在自己,功在社會的好事情?尤其是在經濟發達,在很多家庭為獨生子女的“驕”“嬌”二氣大傷腦筋的今天,讓這些不知“勞動”為何物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從小就去曬點太陽,吃點苦,流點汗,甚至滾一身泥土,意義還不深遠,還不重大嗎?
也許,有人會說,讓這些孩子到農村,拔不了多少青草,做不了什么事,搞不好,還要添不少麻煩。此話不能說不對。但此事的內涵,或者說它的目的,并不在于能拔多少青草,做多少事,而在于這游戲式的勞動,能培育熱愛勞動、崇尚節儉的美德,能多多少少打掉一點“驕”“嬌”二氣。大概,這所小學組織這次活動的用意正在于此。
由此,又想到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一些被稱為當代驕子的小學、中學、大學生中存在的種種怪現象:有的見了面,比誰的穿戴是名牌,誰的爸爸坐的汽車是名車;有的十來歲了,在家別說洗碗掃地,就是皮鞋臟了,還要父母幫忙擦;有的過生日,到大酒店,一包就是八桌十桌酒席;有的上了大學,吃不慣食堂的飯菜,洗不了衣裳,生活難以自理,被迫輟學……很難相信,這些孩子成人之后,能以勞動、勤儉為榮,能經得起艱苦的磨煉,風雨的沖擊,能成為建設21世紀大廈的有用之才嗎?
對少年兒童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使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我國教育大綱中有明文規定。然而,在時下,別說是在小學,就是在中學、大學,又有多少學校真正重視了這門課、這項教育呢?筆者以為,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對明天將要擔負重任的孩子,不能一味抓考分,抓升學率,更不能一味溺愛,哄著、捧著、嬌生慣養,滋長他們厭勞動、怕吃苦、圖享受的習性。而應該從小就對孩子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去接受中華民族勤勞節儉傳統美德的熏陶。
尊敬的老師和家長們,請讓孩子們勞動去吧!
下一篇:折疊之中練就女兒巧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蒙臺梭利的無獎懲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