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是否有“專心習慣”和個人的專注力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所謂專注力,一般的說法是孩子能夠集中精神,持續一段時間去做完一件事。那么專注力到底是什么呢?
專注力就是專心注意的能力;
專注力就是聚精會神的能力;
專注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
專注力就是腦部的網狀結構及邊緣系統對外界事物的警覺程度。
專注力就是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
培養孩子的專心習慣,也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當一個孩子有專心的好習慣,就會有好的專注力表現。
因此,已經養成專心習慣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專心地做任何事。
例如:老師說:“我希望你們在三十分鐘內,把這一篇課文抄一遍,已經養成專心習慣的孩子就會留意時間,然后看一下課文內容的多少,如果他發現課文內容很多,需要寫得快一點,他就會停止和別人聊天,趕快拿出本子專心抄課文。缺乏專心習慣的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會完全不一樣,雖然也開始抄課文了,狀況可能會先東摸摸西摸摸,完全沒有時間概念,非常容易被旁邊的事物所影響,最后的結果當然是:第一個孩子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老師交代的事,第二個孩子則可能因為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功課而被老師批評為不專心。
有專心習慣的孩子做很多事情都能展現專注力、恒心、態度積極、有效率的表現,而沒有專心習慣的孩子,容易分心,抓不到專心的方法,不懂得事有輕重緩急之分。所以,專注力不僅僅是一種行為上的習慣,更是一種善于思維的習慣。
實踐研究證明:專注力是可以通過訓練而提升的,每個孩子的專注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下一篇:勞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六類孩子智商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