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學校也喜歡把孩子打造得聽話點。現行的傳統教育就總是在身體和意志上控制孩子,不給孩子自由。我曾經在一所宣傳個性化教育的國際幼兒園參觀,看到這樣一幕:小朋友剛起床,圍坐在桌子邊準備吃午點。生活老師端上一盤梨子,小朋友們伸手欲拿,班主任老師嚴肅地呵斥:“老師請你們吃了沒有?”小朋友們見狀,伸到半路的手趕緊縮了回來,老老實實坐在桌子邊等候。過了一會兒,這位老師可能覺得“時機”成熟了,下了指令,“小朋友請吃!”待老師下令,小朋友方才伸手拿起梨子吃了起來。
類似的情節我不陌生,曾經在別的幼兒園目睹過無數次。在那里,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必須經過老師的允許,否則就會被制止和呵斥。“老師請你們吃了沒有”的潛臺詞就是“老師沒請,你們就不能吃”,這句話可以延伸成“老師沒允許,你們就不能做”。體現的是老師的教育觀,即凡事都要經過老師允許,否則就是不對的。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控制。這樣的老師幾乎遍及每一個幼兒園,這樣類似的言論隨處都可以聽到。
過于聽話順從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長期的壓抑會導致人格的缺陷。由于在成長過程中太過順從,聽話的孩子往往壓抑了太多的內心需求。這種壓抑會導致兩個極端,一是在壓抑和沉默中爆發,某一天遇到導火索,就會采取一些極端行為;二是在長期的壓抑中喪失了個性,只知道逆來順受,徹底成為一個沒有思想和靈魂、任人擺布的傀儡。
經常有老實聽話的孩子殺人的新聞見諸報端。我們的教育培養出這樣的孩子真是一個悲劇,這是失敗的教育!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孩子?聽話?順從?不惹事?不少學校和家長評判一個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標準就是:聽話+成績好。
當然,有人可能會認為,上面的例子是比較極端的,我的孩子絕對不會那樣。但是那些極端例子的家長一開始是否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呢?倘若他們一開始就料到是這樣的結局,他們還會要求孩子一味地聽話嗎?
更多的是生活當中的“聽話”的成人。我的一個表妹,小時候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聽父母的,是親戚們交口稱贊的好孩子。長大后由父母挑選了一個男朋友,盡管表妹很不愿意,但不敢違抗父母之命,勉強跟這個人結了婚。生了孩子后,老公好賭成性,經常打她。表妹不堪毒打,逃回娘家??墒?,婆家不準她看孩子,她經常一年多才見孩子一次。因此,她每日在對孩子的思念中煎熬,痛苦不堪。表妹的婚姻不幸,深層原因就是她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個性。連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還有什么能自己做主呢?一個沒有獨立個性、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可悲的,小時被父母控制,長大被別人控制,無論怎樣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
有家長可能會感到疑惑,不要孩子聽話,那孩子豈不是會無法無天?
我在這里所說的不要孩子聽話,指的是家長不要利用自身的權威壓制孩子,強迫孩子聽話。如果家長理解了孩子,其要求和孩子的內心需求一致的時候,孩子是非常樂意順從的。曾經有很多朋友羨慕我,問我為什么周周這么聽話懂事,講得清(注:方言,講道理講得通)。他們口里的“聽話”實際上就是我所說的“講理”。我說,沒什么秘訣,就是我盡量去理解她,傾聽她內心的聲音。我先聽她的話,然后才是她聽我的話。實際上,這種“聽話”,是孩子聽他自己的話。
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個性的不同?!奥犜挕辈坏扔诤煤⒆?,“不聽話”也不等于壞孩子。我們可以要求孩子講理,而不應該要求孩子一味地聽話。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獲得身體和意志上的自由的權利。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要求孩子言聽計從。過于聽話等于盲從,孩子將失去自己的個性,失去獨立的思考,今天被父母主宰,明天被別人主宰。
中國文化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奴性。一個沒有自由意志、不能獨立自主的人是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只能被人奴役。一個被奴役的人是不會幸福的,一個被奴役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教育孩子,首要的就是尊重孩子,讓孩子獨立自主。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從小就在孩子的心靈中播撒自由、獨立的種子。這樣做的意義從小處講,是播種孩子幸福的人生;往大處講,是種下了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希望。
重點提示:
在強勢的大人或不講理的小孩侵犯自己權益的時候,孩子的反應往往是忍氣吞聲和違心地屈從。所有聽話的孩子都是被成人長期壓制而練成的!
過于聽話順從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長期的壓抑會導致人格的缺陷。教育的核心就是建構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學多少知識,考了多少高分。
有時候,我們可以“不要孩子聽話”?!安灰⒆勇犜挕敝傅氖羌议L不要利用自身的權威壓制孩子,強迫孩子聽話。
下一篇:做專心小朋友從注意力開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從小背三字經有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