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子上幼兒園了,小腦袋里的想法,明顯要比以前“復雜”多了,好像一轉眼就成了個“小大人”。
一天,他從幼兒園回來問:“小孩子是祖國的什么來著?”“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我很認真地向他解釋“花朵”的含義。不料,理解了這句話后,兒子把它當成了“擋箭牌”。有時看他做事拖沓,我便批評幾句,擱以前,他頂多撅著小嘴巴不高興,現在呢,仍舊是滿臉委屈,但要加上一句,“不準對祖國的花朵吼叫”或“不能對祖國的花朵不友好”。聽到這樣的“提醒”,最初我感到非常有趣,后來就感到一些壓力了。上學后,孩子也屬于有“知識”的人了,只要“訓”他,人家就“毫不留情”地以“祖國的花朵”予以還擊,讓我毫無招架之力。
孩子入學,對家長最大的“考驗”,就是耐心和毅力。為了管住自己的脾氣,我寫了一個“提醒”,內容是:“不要責備孩子,他和你一樣,在學習,在生活?!蔽野堰@張“提醒”以很大的字號打印出來,掛在書房里警示自己,至于監督員,當然是兒子。不料這成了我的又一個“把柄”,兒子時不時地借此提醒我:“看看你的保證書,說好不訓孩子的,你說話不算話!”每到這時,我只有先把自己當作批評的“靶子”,深刻地剖析一番,然后再給他做“思想工作”。
孩子上了半年多的學,我也增長了不少“知識”——事實上,更多的時候不是我在教育他,而是他在“教育”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學的是教育心理學,但現在突然發現自己其實并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要不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教育方法,為什么剛實施便成了困住自己的“枷鎖”?還有,孩子心地善良,無論是幼兒園的老師,還是街坊鄰居,都這樣評價他。但是,現實告訴我,孩子不能做一個過于“單純”的人,因為這是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但善良的“對立面”,我又該怎樣跟孩子開口并讓他記在心里?
下一篇:孩子成長需要肯定與自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進行早期科學啟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