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年輕的父親將3歲的兒子放在摩托車前面的踏板上,讓他自己站著,抓緊車座,父親則騎著摩托左搖右晃地飛馳。兒子被嚇得哇哇大哭,行人驚呼危險,父親也不管不顧。終于有人強行將摩托攔下,那位父親斥之曰,兒子愛哭,此舉就是要為他練膽,怪來人“管得寬”。
孩子為什么愛哭?為什么膽小?就是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他為什么沒有安全感?從這位父親“練膽”的方式上,就可以推測出孩子平時的生活狀況,恐怕難以得到細致的呵護,更遑論心理上的支持和人格上的尊重了。孩子并非天生膽小,而是世界讓他感到可怕、感到危險,他才有了恐懼和退縮之心。但是作為父母,不去尋找孩子的恐懼之源加以安撫,反而施以更大的恐懼,這不是南轅而北轍嗎?
魯魯5歲時學游泳,之前雖然不會游,但還并不怕水,那次學游泳也是我們倆一起高高興興去報的名。但十多天學下來,雖然學會了游泳,可他從此以后不敢脫離救生圈,明明會游,也一刻離不開保護。為什么?就因為當初那個教練不顧魯魯的害怕,強行將他趕進水里,并且一直用一根長棍,將試圖抓住池壁的孩子撥開。在如此的強迫訓練之下,魯魯嗆了不少水,雖然學會了游泳,但卻埋下懼怕的種子,至今不能根除。
高壓之下,產生的往往是懦夫,粗暴培育出的不是勇敢,而是愚昧和暴戾,是匹夫之勇,是無知者無畏。強迫孩子鍛煉勇氣,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應該尊重孩子的感受,如果要鍛煉膽量,可以循序漸進,直到他愿意去接受挑戰,不然留下的反而是恐怖和恥辱的記憶。
快搜